1.亚洲什么气候分布广?

2.初中地理课件(精选5篇)

赤塔是几几年_赤塔气候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大兴安岭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北坡,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是祖国北部边疆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山峦叠翠,万倾林海一片碧波;江河湖泊,水光掩映,静谧清新,自然风光纯朴粗犷。大兴安岭区旅游在中国北方的旅游分布体系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

独特的边陲景色,中俄大界河黑龙江是当今世界唯一未被污染的两国之间的大界河。漠河县的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充满野趣的森林风光。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有森林730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71。1%,林中繁衍生息着400多种野生动物和1000余种野生植物,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物、植物乐园。

与众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景观。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大兴安岭区伊勒呼里山北侧一带山高,雪深,气候寒冷,尤其在北温带最大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冬季降雪很大而且山高谷阔,非常适合科考,探险,滑雪等各种特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受长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护区内另有“冰缘岩柱”、“老头林”、“碎石坡”等景观众多。

渊源流长的人文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我们的祖先就有部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从肃慎、鲜卑到室韦人、这里留下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和动人传说,有些至今仍可追寻。

极具优势的边境口岸。大兴安岭区边境线长达791。5公里,有十九对村屯与俄方相对应。大兴安岭区境内的漠河、呼玛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经济辐射面积可达到俄罗斯赤塔、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雅库特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地区等五个州、边疆区或自治共和国的二千多平方公里,在我省“南联北开”和俄、中、蒙、日 朝五国共建 的东北亚经济格局中具有很大的地缘优势和开发潜力。

大兴安岭区森林生态旅游非常丰富:呼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源头、中华北陲第一峰大白山、神州北极——漠河村、“中国北极点”——乌苏里等等旅游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垄断性。大兴安岭的旅游具体表现为大森林、大冰雪、北极光、大界河等四个鲜明的特色,而这些鲜明的特色又都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形式。

小兴安岭:

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北部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林业施业区划面积386万公顷。p

地形地貌小兴安岭属低山丘陵,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西部铁力市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呈波状。

水文气象小兴安岭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夏季温热而暂短。年平均气温-1℃至1℃,最冷为1月份,-20℃至-25℃,最热为7月份,气温20℃至21℃,极端最高气温为35℃。全年≥10℃活动积温1,800℃至2,400℃,无霜期90天至120天。年平均日照数2,355小时至2,400小时。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干湿指数1.13至0.92,属湿润地区。

林木林区森林茂密,树种较多。有林地面积28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72.6%,活立木总蓄积2.4亿立方米。森林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杨、椴、桦、榆等,藤条灌木遍布整个施业区。1998年木材生产总量为214.5万立方米,同时,&127;每年还有100多万立方米的伐、造材、加工剩余物,&127;可为木材综合利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动植物小兴安岭的森林、沟壑中,栖息着东北虎、马鹿、驼鹿、黑熊、野猪、猞猁、野兔、松鼠、黄鼬等兽类50余种,鸟类有榛鸡、雷鸟、中华秋沙鸭、金雕、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等220多种。山林内有野生药材320多种,其中鹿茸、熊胆、麝香、林蛙油、人参、刺五加、五味子、三颗针、p党参、黄芪、兴安杜鹃等十分名贵。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平榛、山核桃、山梨、山葡萄、猕猴桃、都柿、蓝靛果、草莓等p山野果30多种;有蘑菇、木耳、p猴头菌、刺嫩芽、金针菜、猴腿、蕨菜等已被集利用的山野菜20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黑龙江水域,生长的鱼类有7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鲑鱼(俗称大马哈鱼)、鲟鱼(俗称七粒附子)、鳇鱼、鲤鱼、鲫花、鳌花、鳊花(俗称“三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同罗(俗称“五罗”)等。

矿产据初步勘探,有金、银、铁、铅、锌、铝、锡等金属矿藏20多种,&127;已探明的金属矿床、矿点达100多处,其中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首位。&127;非金属矿产分布更为广泛。有石灰石、大理石、玛瑙石、遂石、紫砂陶土、泥炭、珍珠岩、水晶石、褐煤等25种,矿点140多处。

旅游巍巍的小兴安岭绵延起伏,逶迤千里;美丽的汤旺河碧波荡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葱葱,层峦叠翠。这里,冬长夏短,日温差大,气候变化悬殊。林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洁白的世界。依此可开展春游、夏漂、秋赏山色、冬嬉雪的四季养生旅游。这里不仅四季带给你不同的景象,就是每一天、每一时都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潮起伏:晨观拱北云海、夕望卧虎日暮、晴日朗空万里、雨中山色空蒙。雨后天晴,整个大山都淹在滚滚雾海之中,露出的山顶象巨大的鲸鱼背,象海中仙岛,又象雪域神山,显示着大自然强悍不可抗拒的伟力。

亚洲什么气候分布广?

中文名是:布拉戈维申斯克.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阿穆尔州、布市首脑机关的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在结雅河西岸,座落于结雅河入阿穆尔河河口,即黄河口,同中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隔江相对。同时中苏万里边境线上最大的一座口岸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区面积30平方公里,1987年约有21万人口,现在,布市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但是,按城市人口比较,它在海参崴市、伯力市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之后,居远东7个州、区首府城市的第四位。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远东南半部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追溯其历史,仅有150年的岁月。1856年这里只是一个俄罗斯居民点——结雅军事哨所也称作乌斯季伊利姆结斯克哨所。一年之后,即1857年该哨所升格为哥萨克镇一级的居民点,改为乌斯季结伊斯克镇。在这前后,由西伯利亚东线营、轻骑兵营的6个连队和几百名哥萨克移民组成的队伍来到此地,居民点才不断增多,1858年则正式定为城市建制。这一年,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教堂在市里落成,于是将城市的名字也改作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语中,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就是报喜节城之意。当地地居民叫它为海兰泡。布市建制的第三年头,全城仅有沿阿穆尔2公里长那么大的范围,共有16栋木结构房子。19世纪80年代中期,居民总数2.5万人。后来,金业比较发展,金业、造船业和河运业也相继兴旺起来。到19世纪末,开始成为商业中心,吸引了美国和德国的商人。20世纪初,中心城市的功能,开始迅速形成,工业、商业、文化等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逐渐成为全洲名副其实的首府。

初中地理课件(精选5篇)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

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亚洲水文:

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他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湖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亚洲

#课件#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初中地理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1.初中地理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各类和资料掌握海洋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

 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

 生:不是

 20xx年8月26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

 承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仓库”等等。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

 过渡:

 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共同探讨本章的第四节内容《人类与海洋》。

 〔教授新课〕

 一、探索海洋

 首先,我们大家一同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海洋对人类有4方面的影响:

 ⑴生命的摇篮

 问:你们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诞生于哪里的?

 讲解:大约3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创造出了我们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⑵的宝库

 问:大家最为熟悉的海洋有哪些呢?

 生:石油﹑天然气……

 ⑶交通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被誉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

 ⑷气候的调节器

 过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归根结底为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到海洋寻找、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读书:46页**方框内文字

 那么世界为何如此关注海洋呢?

 二、世界关注海洋

 (阅读课文46——47页思考各国为何如此关注海洋的原因)

 ⑴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以上

 ⑵海洋丰富:被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的胜地”、“的宝库”

 47页活动:

 在我们的生产或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取之于海洋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分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讨论并归纳总结)

 

2.初中地理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掌握阶梯的界线。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本节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

 教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情况。

 学习新教材

 第二章中国的地形[板书]

 第一节地形概况[板书]

 [读图练习]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然后沿北纬32°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一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

 [提问]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1.地势的定义: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类型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

 2.阶涕的概况[板书]

 注:括号内为要填写的内容。

 [教师讲解]我国大陆上的第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进人了海洋。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

 [读图练习]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板书]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过渡]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板书]

 [提问]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型都有。)

 1.五种地形齐全[板书]

 [分析示意图]让学生看课本第12页“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2.山区面积广大[板书]

 [小结]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板书]

 [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教师归纳]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复习巩固

 [填图练习]在“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的空白图上,填注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间分界的山脉。

 [思考]根据我国地势的特点,说明我国哪些地区水能可能最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说明

 地形概况一节主要从整体讲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揭示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体控制的作用。但是全节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用了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具体的做法例举说明如下。

 1.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初看起来,让学生画地形剖面示意图好像过于简单,也不必要。但是真的让学生画时,他还必须花费一定的精力、认真思索才能完成。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对原剖面图作一次仔细的分析,还要他考虑简化示意图的绘图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画,学生对我国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象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读图、填表。在学习我国阶梯具体特征时,教案中使用了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与“中国地形图”并填注表格的方法。这一方法除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将示意图与地图结合使用,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又拓宽和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总结学生口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并提高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对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类知识,学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所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让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的。

 板书设计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概念

 2.阶梯的概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流的影响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五种地形齐全

 2.山区面积广大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初中地理课件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亚、欧两洲的地形

 (1)亚洲的地形特征

 1、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观察提问:亚洲海拔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中部低平

 (4)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

 (5)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

 (6)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偏北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湿热多雨带来大量降水

 4、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欧洲的气候特征

 1、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4.初中地理课件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填海造陆”、有关大阪的鸟瞰。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5.初中地理课件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和水力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