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活动对本轮气候变暖的有哪些影响?

2.人的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因素,举例说明

3.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人类哪些行为会导致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_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英语作文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起气候变化:一是化石燃料利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温室效应随之增强而影响到气候,这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二是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CH4,CO2,N2O,PFC,HFC,SF6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后,也通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三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和地表反照率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这包括森林砍伐、城市化、植被改变和破坏等.另外,环境污染中排放的气溶胶,尤其是硫化物与黑碳气溶胶等也可引起气候变化.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地面变冷.实际上人类排放的气溶胶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应该指出,在地球的气候长期演变过程中,温室气体(导致变暖)和气溶胶(导致变冷)始终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子,只不过在气候变化的早期或地质年代,这两种因子都是自然而非人为起源的.

人类活动对本轮气候变暖的有哪些影响?

一、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工农业生产、汽车等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城市建设改变了下垫面、人类生产和生活放出大量的热量等,都在改变着城市的局部气候环境。主要集中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城市热岛效应

以北京市为例,1841~1986年的年平均气温为11.8℃,在这112a间,包括大气层变化的影响,如从19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全球气温都是上升的,40年代以后气温开始下降。但北京西郊80年代前6a平均气温比50年代高0.6℃,比60、70年代高0.3℃(表14-7)。

表14-7 北京西郊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

(据颐庭敏,华北平原气候,1991年3月,气象出版社)

城市化还严重影响近郊气温。如近郊的朝阳、丰台、大兴等地,其气温比60、70年代都高。但远郊延庆、密云、平谷、怀柔等县城气温几乎在近26a来无大变化,且远郊甚至出现降退现象(表14-8)。

表14-8 北京近远郊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

(据颐庭敏,华北平原气候,1991年3月,气象出版社)

有关市区与郊区气候的对比,近年来不少学者在华北平原的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城市气候方面的观察,其结果更能证明城市增热的热岛效应。以北京、天津和洛阳为例,冬季城区比郊区温差大。如北京的差值为1.64℃,天津1.2℃,洛阳0.9℃。夏季城区比郊区气温差较冬季小,北京、天津、洛阳分别为1.15℃、0.9℃、0.4℃(表14-9)。

表14-9 城区与郊区气温差(℃)

(据颐庭敏,华北平原气候,1991年3月,气象出版社)

这种城市的热岛效应也表现在物候差异上。有资料(颐庭敏,华北平原气候,1991年3月,气象出版社)表明,石家庄市1983年和1984年两年,春季在市区的长安公园的物候期较西郊动物园平均早5d。相反,秋季市区中心较郊区平均晚5d。

(二)不同下垫面效应

整个城区比郊区气温高。但是在城区内不同下垫面上气温差异还很大,如1983年7月22日在北京同时观测的几种不同下垫面的效应就不同。柏油路面最大,树荫下和草地最小(表14-10)。

表14-10 不同下垫面空气温度(℃)(1983年7月22日)

(据徐兆生,北京市环境和热岛)

有人(张景哲)对天安门广场3种下垫面(树荫、草坪、石面)进行了观测,其结果如图14-7。由图14-7可见,夏季白天天安门广场石面的气温均较树荫和草坪高。

图14-7 夏季白天天安门广场石面、树荫和草坪的气温(℃)观测值比较

(三)城市化对风的影响——减小风速

由于城市地面粗糙度比郊区大,所以风速较小,一般平均小0.5m/s左右,在4~7月份近城区的风速比郊区的小得多,如北京、天津可以小0.8m/s,秋冬季差值较小,在0.1~0.4m/s之间(表14-11)。

表14-11 市区与郊区各月风速及其差值

(四)城市化对降水和湿度的影响

1.对降水的影响——减少降水

由于城市的影响使大气降水增加。因为气团运动,一方面在城市区受到了城市建筑物高度及占地面积的阻碍,当气团碰上这些建筑物时,增加了空气的湍流度,于是气流上升,而大气水分的凝结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筑物和沥青路面以及工业和交通排热量的增加,而在快速增热层上升使对流加强,所以降水增多。如北京的近郊西郊与远郊的通州和大兴相比,降水量均大几十毫米(表14-12)。

表14-12 城市近郊与远郊降水量(mm)的比较

2.对湿度的影响——降低湿度

城市中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建筑物和路面大多不透水,降雨后雨水很快流失,地面比较干燥,再加上植物覆盖面积小,因此蒸散量小。这些都使城市的湿度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下降。从北京近40a来西郊年平均相对湿度可以看出这一变化。20世纪50年代平均相对湿度为59.5%,60年代为57.6%,70年代为57.4%,80年代(1980~1986年)为5.6%。

二、人类破坏植被对气候影响

在历史上森林曾覆盖地球表面的2/3。几千年来,人类为了农耕、畜牧和其他生产活动,大量砍伐森林。20世纪以来,毁林速度更快。我国及河北省也有类似情况。据历史资料记载,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古代森林十分茂密,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燕赵等国实行奖励开垦政策兴建工程,加上战争的破坏,原始森林开始大规模被毁;到南北朝时期,这一带森林已稀疏;到北宋末年,有些树种已近绝灭;到元朝,继续砍伐森林,至明初只剩井陉、唐县等处尚有较茂密的森林;到清道光以后,森林砍伐已尽。河北省燕山山区,历史上曾有“松林千里”的记载,在春秋战国及秦朝时期,因战争和修筑长城,森林严重破坏;辽金时期,因辽圣宗下令大规模采木,森林第二次受到浩劫;到元明时期,第三次大规模砍伐,使原始森林不复存在。

毁林对气候的影响是:原始森林破坏后,地表粗糙度、反射率、蒸发、地表径流等方面都发生变化。大面积的毁林导致地表反射率增大,蒸发增大,空气下沉,降水减少等。裸露地表的反射率比林地的反射率大10%以上,使地表净辐射减少。森林林冠能截住15%~30%的雨水,林下土壤的保水能力也强,因此,森林具有“水分储存库”的作用,在雨季起到减少径流和洪涝作用,在旱季又起到减缓旱灾的作用。

三、地表水体改变对气候影响

地表水体是与陆面完全不同的下垫面,是重要的下垫面因子之一。水体的辐射特征、热力特征等都与陆地面有显著的差异。地表水体的改变对局部气候是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的。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如兴建水利截水、南水北调引水工程、人类的不合理改造自然如大规模地填湖造田等等,都在大规模地改变地表水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着当地的气候。下面以华北平原白洋淀的气候效应来说明问题。

“白洋淀气候效应的研究”一文,从水热平衡原理出发,估算了白洋淀水体对气温和湿度的影响程度,然后利用气候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两种对比方法,将白洋淀湖泊效应的具体数值从气象资料中分离出来,从而估算了白洋淀消亡时该地区气候将发生的变化。

(一)白洋淀消失时的气候变化

由水分平衡计算得到白洋淀湮废后,其上空每年共减少水汽收入9.6×1013(g)。

由热量平衡计算得到白洋淀湮废后,淀区每年总共损失热量1.8×1013(kcal/a)。

由水热平衡计算表明,白洋淀湮废后,淀区每年总共损失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它对大气湿度的影响见表14-13。

表14-13 一年内受白洋淀影响的空气体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二)白洋淀的湖泊气候效应

干淀前后的气候要素变化值,既包含湖泊气候效应,也包含气候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将其气候振动因素剔除后,白洋淀的湖泊气候效应如下:

1.对温度影响——湖泊干涸,气温升高

由于湖泊效应,白洋淀安新站的年平均气温比干淀前增高0.6℃。但各季影响程度不一。秋冬季增温0.7℃,春夏分别增温0.2℃和0.3℃。各季的情况是冬、春、秋和夏分别减少1.6℃、2.5℃、1.8℃、0.9℃。这表明淀区水体调节温度的作用十分明显。淀区白天最高气温降低,晚上使最低气温升高,因此,湖面和沿岸地区气温日变化变得平缓,温度年变程也有类似变化。这导致该地区霜害减轻,无霜期延长。

2.对降水影响——湖泊干涸,降水减少

湖泊效应使淀区年平均降水量比干淀前减少36mm,其中7月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达56.0mm,4月减少3.8mm,10月和1月降水量略有增加。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造成水量减少的原因是水面粗糙度降低,对流减弱所致。而秋冬季降水略有增加与湿度增加有关。

3.对湿度的影响

由于蒸发源水体的存在,使淀区附近的湿度有所增加,干旱季节尤为明显,春季水气压增加1.4Pa,相对湿度增加4.5%,为各季节之首。

4.对风的影响

由于水面摩擦力小,风速比周围陆地要大些。春秋季节平均风速分别增加0.5m/s和0.3m/s。

5.对日照的影响

由于湖泊效应使日照时数比干淀前减少44h,以夏秋减少较多,春冬两季变化不大。

四、小结

(1)气候是水环境的主要因子之一,它从宏观尺度上控制着水环境的各个方面。近几百年来,由于城市人口急增,城市及工业农业发展迅速,原始森林大面积的破坏,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便开始明显起来。随着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深度迅猛发展,它对气候的影响已发展为多方面,和其他因子相互结合,有可能使气候系统失去稳定甚至可能酝酿着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将对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产生深刻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温室效应,将影响气候因素中水环境因子发生变化,如使地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并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及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温室效应对华北平原气候的影响,已经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尽管还存在异议,但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效应使未来东亚与中国地区的气温明显变暖,降水有增加的趋势。而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认为,温室效应将使华北地区的气温到2030年比现在变暖0.85℃左右;使降水比现在多0.6%左右。

(3)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升高、城市化使风速减小、降水量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等。

(4)毁林对气候的影响是:原始森林破坏后,地表粗糙度、反射率、蒸发、地表径流等方面都发生变化。大面积地毁林导致地表反射率增大,蒸发增大,空气下沉,降水减少等。

(5)对白洋淀湖泊的研究表明,地表水体的改变对局部气候是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的。如湖泊干涸、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湖泊蓄水、相对湿度增加、风速增大等。

人的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因素,举例说明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样的认识已经几乎演变成了一句玩笑话,其实人类恰恰更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当他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时,内心激荡的是对地球的热爱,以及作为人类的庆幸: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但对我们却非常合适。作为高级生命体,人类应该学会在别人的感悟中成长。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联合国人居署指出,目前全球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就是这3351座城市,居住着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在各国占据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球科学组中国国家代表刘小汉教授指出,最快到2050年,南极冰盖可能将全部融化,海面将上升近70米,全球沿海城市将受到极大威胁!”

2009年联合国IPCC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交了一份集结全世界5000名气候专家对全球气候进行诊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报告。报告提出,如果未来海平面上升1米,北冰洋在2020-2037年间融化,那么,全球就会有三分之二的三角洲地区在海平面上升中沉没,其中包括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孟加拉恒河三角洲等次危险区和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法国隆河三角洲、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等最危险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全球33个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地区中,有三分之二(22个)正面临地陷海升双重威胁。在过去10年中,全球85%的大型三角洲地区曾受到严重洪涝灾害,导致26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淹。而如果海平面持续以目前所预测的速度上升的话,那么本世纪内受淹土地面积还将增加50%。根据各三角洲地区受威胁的程度将其分为5个等级。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亿的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跻身最严重的一级。中国测绘科学院指出,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不到1米,其中有1/4的土地在珠江基准面高程(某一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0.4米以下,大约有13%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广州、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大部分地区高程在珠江基准面0.5-2.0米左右,许多地区目前靠堤围防护。2007年,《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按现在情形,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珠三角可能有1153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没,受威胁最大的有广州市区、珠海市和佛山市;如果无防海潮设施,淹没面积可达5545.69平方公里,范围也将扩至中山、东莞等。

2007年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近100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升高,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50年,我国增暖尤其明显,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增温速率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广东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1℃/1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增温速率最高,达0.3℃/10年。由此看来,珠三角地区近50年来的快速升温已经使其成为我国主要的增温地区。

中国气象局灾难评估专家杜尧东博士称,广东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到2020年将可能增暖1.5℃,2050年增暖2.7℃。这不是危言耸听。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水体积膨胀和冰川融化,广东沿海乃至全球海平面上升存在加速趋势。同时,他还警告,海平面升高会抬升风暴潮位。事实上,最近十年,广东沿海遭受强风暴潮的影响频率已经增加了1.5倍。2008年,广东更是遭受了强台风“黑格比”带来的百年一遇的风暴潮。

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长期以来,上海被视为地球气候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使用太湖水,而且濒海而居,易受各种风暴潮的影响、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高层建筑、地下交通和超标开采水源让她面临地陷海升的危险。事实上,全球变暖已使上海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近50年,上海城区气温上升了2.35℃,是全国同期升温的两倍多,是全球数据的近4倍,与全球其他同类型的河口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休斯顿、新奥尔良等)相比也更为明显。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处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目前上海市平均海拔仅为大约1.8-3.5米,最低处只有0.91米。近30年来,上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比如崇明的东滩、浦东临海的很多地势低洼地区,则呈现陆地面积越来越少的趋势。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上海的部分生态脆弱区也将面临不同程度被淹没的危险。上海海平面平均标高是4米,而黄浦江涨一次潮海平面就高达5米多,如果再继续沉陷2米,上海立刻就会陷入一片汪洋。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报告称,到205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另有科学组织认为这个数字是70厘米。根据国家海洋局研究,在有防潮设施情况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能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海岸13%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将被淹,其中上海市约5.4万平方公里,超过整个上海的一半多。前英国《卫报》环境版主编、自由撰稿人保罗·布朗认为,在全球变暖令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中,上海被认为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城市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气候变化脆弱性在地域空间上存在较大异质性;综合脆弱性分析表明:最脆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沿岸缓冲区;次脆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北部、横沙、长兴两岛、南汇口、杭州湾沿海滩涂湿地和上海主要水系;其他地区为弱度脆弱区或不脆弱区。上海脆弱性指数与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上海地区变得更脆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上海近50年降水灾害概率比前50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极端最高气温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上升,尤其是在2003出现了39.6℃的极端高温;气温、降水和气流变化加剧了风暴潮产生的可能性,同时风暴潮产生的损失也随之加大。类似新奥尔良飓风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国家海洋局林山青表示,海平面上升会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及咸潮等海洋灾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教授汪品先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是全世界范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和天津面临的挑战最严峻,主要因为土地下陷。”据媒体称,近20年来中国地面沉降越来越严重,从过去的上海蔓延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和华北等广大地区,95个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威胁。2002年《上海城市地质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提到:自1921年上海首次发现地面沉降现象到1965年44年间,上海下沉平均数是1.69米,最厉害地方达到2.63米,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公里。

路透社2008年10月报道称,20世纪70年代,上海政府积极回灌地下水,土地下陷程度明显减轻,地表甚至有所上升。但90年代上海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地表又开始下陷。尽管上海现在采取措施阻止过度抽取地下水,但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将使地面下陷。华东师范大学地质学教授许世远说:“地下水使用多或高楼密度大的地区,问题较严重。”权威建筑资讯机构安波利斯称,上海有大约1万座建筑高于10层,其中80%是最近10年建造的。

上海市地质学会刘守祺表示,2000年以前,上海沉降速度是6毫米,现已达10毫米,而从1921年至今累计沉陷已超过2米。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超采。上海是典型软土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使超高层建筑从软土地区拔地而起,加之地下水抽取,三管齐下,让上海不断下降。198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周边地区乡镇企业兴起,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江苏苏锡常地区和浙江杭嘉湖州地区,都相继发生了地面沉降,在区域上和上海连成一片。

繁华的上海记载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风云变化、留存了中国独树一帜的海派风韵,担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角色。难以想象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如果沉没会是怎样。百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包括上海在内被预测沉没的城市,如何力挽狂澜?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转折点,这些未来的“亚特兰蒂斯”如何拯救自己于危难?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告诉世人“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给人生观开的一个玩笑。”

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被亲切地称为“家园”,因为正是她孕育了人类。对此我们所知甚少,毕竟从人类启蒙发展至今也只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弹指一瞬。 但纵观这个“家园”的发展,不禁觉得她的存在真的很奇妙,似乎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周期性与规律性,并且显得那么脆弱与敏感。从很遥远的时候起,在一段周期内,这种规律似乎就在平衡与失衡间摆动,并且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古时人类运用粗砺和感性的记载诉说了地球的沧桑和巨变,甚至给出了对未来的种种预言,虽然彼时无法得出最科学的解释。随着智慧与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逐渐地揭开地球的面纱。同时,接二连三的灾难,又促使科学去寻求更合理的答案。我国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曾在2010年1月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绝非随意猜测!对“全球变暖”这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全球变暖就是气温升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又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2010年3月中国科学院匡耀求表示,总的趋势还是全球在变暖,只不过,最低温度在下降,最高温度在升高,因此,平均温度还是在升高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并不可能使全球同步升温,但是,会导致气候极端化。因为温室气体只有在有太阳光照射的区域才有可能产生升温效应。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大气环流将发生明显改变:太阳照射区域温室效应增强而导致气温升高,必然导致其上空大气膨胀上升,结果必然导致没有太阳照射区域大气压缩下沉,大气压缩下沉结果就是天气变冷。这一说法也就是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反馈机制,即温室效应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

2010年3月26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认为,总体感觉是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但是缺乏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证明。科学无法确定单个事件和全球变暖直接相关,不要强调极端天气发生和全球变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大背景,我们把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都收集起来,从整体上分析,才能得出它们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针对个体事件,只能说它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

2009年冷冬,任福民概括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大气环流异常,整个北半球冷空气主体移出了极地,中心在西伯利亚一带,这种形式的持续导致大范围地区异常偏冷;二是厄尔尼诺靠近太平洋中部,使得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因此有趋冷作用;三是最近10多年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对地球起到屏障作用,能够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能降低温度;四是太阳活动强的时候对外辐射强,活动弱的时候对外辐射弱。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最近几年处于活动低谷,也有利于地球变冷。

其实,科学界对于大气环流对极端气候的影响是达成共识的,争论在于全球变暖会不会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那么,在科学家还没有答案并且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出答案的情况下,两种假设就会一直存在。在客观看待两种科学论断的前提下,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或者忽视其中“全球变暖会引发大气环流改变”的可能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在2010年玉树地震后一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发表了他对于全球地震的看法,他认为,自2004年印尼8.7级地震开始全球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同时,他还提出了有关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即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因为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分离”、“摩擦”三种情况,从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来自于块体间撞击或摩擦时损失的动能。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每天都不一样,就需找出其中的规律。国际上有一个专业机构IERS记录了1962年以来每天的地球自转速度,发现地球自转有时加速,有时减速,并且有相对的规律性。长期的自转速度变化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周期。1993年-2003年地球自转处于加速状态,2003以来处于减速状态;在一年时间里,1-3月和8-10月处于地球减速期,4-7月和11-12月处于地球加速期。他发现,每年的3、4月和8、9月地震发生比例明显大于自然概率。一年里处于加速与减速交换期最容易发生强震。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抗震专家周福霖也用统计数据表明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他表示,2009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月有2.6次,相比来说,上世纪平均每月只有1.6次。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最近9个月内(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全球则发生了6次。全球地震进入了高活跃期。他表示,就我国看来,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发生了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转入平静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又再次活跃起来。一般来说,地震的一次活跃期会持续十几年到几十年。因此,此次活跃截止何时,尚不得知。

与认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意见相左的专家之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少泉在玉树地震当天表示,全球地震频发只能说明目前地震活动较强,但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业界并无统一标准。他认为,这些地震活动总有一个时期强,一个时期弱,因为地震活动是地球本身的固有属性,地震是地球在释放能力,是地球充满活力的象征。地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还有外环境,行星对它的撞击,各种影响下,它释放能量很正常。并且他强调因为是“现代地震灾害”,即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高,一旦发生大地震,造成的影响相应比较大。

我们目睹了地球悄无声息地发动着一个又一个灾难,人类措手不及地遭遇一个又一个的死亡,在这一切下,争论变得苍白。就像一位叫罗斐的作者所说的“人类是被地球宠坏的小孩,他非常偶然地获得了地球的恩宠,在地球的孩子中表现突出。然后,这个狂妄的小孩就认为自己最聪明、最有能力,他刚刚学会了一些技能,骄傲地称之为科学,以为科学无所不能。然后就失去了敬畏之心,觉得自己可以站在地球的顶端,为所欲为。”

面对这种终极问题,人类是依旧坚持所谓的现代文明一路高歌猛进?还是为所谓的利益而产生纷争?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表达方式是将人类的发言上升到国际间对话的方式,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所造成的,也不是一国可以独自解决的,既然孤独的人类对于地球毫无力量可言,那么,面对这一星球级的议题,有责任感的国家须以平等的态度通力以对。

曾几何时,我们是这样地骄傲,敢于对天地宣言: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可是今天,面对地球上愈演愈烈的灾难,我们懂得了失去的害怕。时至今日,我们尚且能多半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如果今天我们忽视这种权利也是义务,一旦失去它,人类就再也无法回头走上挽救自己的道路。

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是人类的活动影响了气候,而且因此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升温,已经在摧毁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正如我们所讲的“2℃改变世界”中所排列出的每上升1℃,地球所遭遇的恶变乃至毁灭。而现实是,各种极端气候和地质异象已经密集出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评估报告正式指出,在过去35年内,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对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令人担忧的远不止这些看得到的事实。世界上多种文明的预言不约而同地指出,2012年将是地球的归元之年。关键时间正在步步逼近,这一话题更深刻地引起世人的关注。我们不知道彼时的2012究竟会如何,但当前不断揭晓的地球问题,正在越来越清楚地提示人类该如何自救。

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科学家在不同场合呼吁:人类正一步步靠近气候变化的“不可逆转点”--较工业革命前上升2℃,必须立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放缓本世纪及以后的气候变暖速度,鉴于气候系统对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反应具有滞后性,最佳的减排时机就在今日,而一旦气候变暖的进程超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等气候变化显著的时候,我们再想把气温降到规定的目标值以下,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据路透社2006年2月7日的报道,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讲演中指出,关于气候变动的问题,如果在最近7年不制定出重要的政策和决定,那就为时已晚了。布莱尔所说的这个时间现在只剩下3年左右了。而且,每往后拖一年,人类就要付出更大看得到的经济代价。仅以气候持续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为例,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2006年的报告,2005年自然灾害损失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2000亿美元,依次发展趋势,到2050年,每年的经济损失将会达3000亿美元。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指出,遏制灾难性气候变暖的行动每拖延一年,为此付出的花费就会增加5000亿美元。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失去了昨天,但是,我们绝不能再失去未来。在2012年12月22日到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大旱、暴风雪、冰雹、超级热浪、泥石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将更多发生,仿佛在给我们敲响预言警示。虽然,科学家都在努力粉碎“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深深伤害,如果不加以矫正,难保不让预言成真。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得过2012,我们还能逃得了2016、2056,或者2100吗?全球10大预言纷纷将地球劫难的闹钟定在了2012年前后,神秘难解的也好、荒诞莫名的也罢,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预言的惊人巧合,绝非意外!即便是2012年12月22日的时钟正常敲响,即便是那一日的太阳照常升起,即便是可以将10大末世预言定论为10大末世谎言时,人类的心情却依然无法轻松。

毋庸拨开历史的迷雾,无需抹去时间的尘埃,人类对地球的伤痛已经有切肤的感受,近20年来科学家敲响的地球警钟还从未受到过质疑。地陷海升、板块异动、物种灭绝……,每一样都足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人类在存亡两界任意丢掷!更何况组合精密的地球的每一种劫难都不会形单影只地出现。

回顾地球5.4亿年间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被推向断头台的总是掌控地球的生灵。眼下,“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代的大门已然渐渐开启,人类能否跑赢时间?人类能否不为自己的贪欲做自灭家门的可悲推手?众多科学家已经吹响人类自救的号角:如果人类能够勒住贪欲的缰绳,停止对地球的伤害,尊重不仅仅只有人类的所有生命,那么人类的路还会很长、很绚丽!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样的认识已经几乎演变成了一句玩笑话,其实人类恰恰更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当他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时,内心激荡的是对地球的热爱,以及作为人类的庆幸: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但对我们却非常合适。作为高级生命体,人类应该学会在别人的感悟中成长。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79年至2005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一、全球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冰川消融,人类的水源告急 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2007年4月,绿色和平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拍摄了冰川消融的严峻状况,情况十分危急。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 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是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退缩。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过去的两年间,绿色和平两次考察了珠峰地区。今年4月20日,绿色和平喜马拉雅考察队一行五人奔赴喜马拉雅山,见证了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此次拍摄的珠峰中绒布冰川,对比1968年的照片可见,冰塔林大幅后退、稀疏变矮清晰可见。 二、极端气候 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极端气候在近几年异常频繁地光顾地球,这些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有关。2007年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的发生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严重,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过去50年里,极端高温、低温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昼夜低温、霜冻变得不如以前频繁,而昼夜高温、热浪则愈加常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的暴雨明显变多了,而在北方省份,旱灾发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几年,罕见而强烈的旱灾侵袭许多南方省份,桑美、圣帕等台风频频重创东南沿海省份,警钟不断敲响。近年来,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因灾害损失的粮食有4300万吨,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 2007年,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程度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媒体的镜头记录了海南春旱、淮河洪水、雷州半岛台风等肆虐的灾害。 三、粮食减产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亚洲大部份地区及美国的谷物带地区,将会变得干旱。在一些干旱农业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只要全球变暖带来轻微的气温上升,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 全球变暖的细微改变,对粮食生产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稻米对温度剧变的敏感性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国际稻米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若晚间最低气温上升每摄示1摄氏度(华氏1.8度),稻米收成便会减少10%。值得警惕的是,稻米是全球过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所以全球变暖的轻微的变化可带来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高温、干旱、虫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粮食减产。如果不采取措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农业作物均以下降为主,到21世纪后半期,产量最多可下降37%。同时全球变暖会对农作物品质产生影响,如大豆、冬小麦和玉米等。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农业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总之,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2007年3月,四季如春的旅游胜地海南遭受了严重的春旱侵袭。截至4月初,海南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54.9万亩;水库干涸415座,因旱情发生饮水困难人口达到19.99万人。绿色和平赴海南考察,见证极端气候给当地农业带来的深重打击。 四、海平面上升 在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来自Betio村的Pita Meanke站在一棵树旁,那次巨大的浪潮,冲垮了防波提,摧毁了他的家。 “马尔代夫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世界历史。”H.E. Maumoon Abdul Gayoom (马尔代夫) 于日本京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 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70%口人生活于沿岸平原;全球前15大城市中,有11个是沿海或位于河口。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估计,从1990年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厘米。 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 值得留意的是,海平面不是全球一致地变更。不同的地区的海平面,会因海水环流或风压而有所不同。所以评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时,亦需要留意暴风浪以及大潮所带来的影响。 就算是轻微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带来严重破坏。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渔业、珊瑚礁、环礁、野生生物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面临洪灾、海水入侵、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黄河三角洲的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 五、物种灭绝 在大堡礁白化了的珊瑚礁 “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 -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 -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每个物种皆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置,而进化可让它们在这独特的位置生存——生活于其特殊的“居所”及特定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其它动植物)。有些生物会有较强的适应力,或者说“能屈能伸”。例如老鼠和狗能在很艰难的环境生存,但考拉却只能在有桉树的地方生活。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未来6、70年内,气候变化会导致大量的物种灭绝。现在已经可以确信气候与一些蛙类的灭绝有关,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上5次严重的物种灭绝还要大规模。而唯一的预防方法,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排放量。拯救生物的时间所剩不多。

 六、空气污染 燃煤电厂和交通系统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轻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 (CO)、臭氧及光化学氧化剂、可吸入悬浮粒子等。

据英国planetearth.nerc.ac.uk网站报道,最近研究发现,深海正遭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而且情况趋于恶化。科学家呼吁对深海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

深海是指200米深处以下的海域,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一半左右,是地球上的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和一块巨大的荒野。深海的平均深度约四公里,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接近11公里。

几百年来人们都用深海来倾倒垃圾,但如今深海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是来自气候变化。事实上,人们对深海知之甚少,该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鱼、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等。

然而,人类活动究竟对深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教授保罗?泰勒(Paul Tyler)表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得太少。但早在8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小面积深海石油开发。”

为了评估和解释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区域性和丰富性,2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成立了一个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组。科学家分析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废物处理、开发和气候变化对深海生物栖息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造成的影响。

泰勒说:“人们通常只把深海看做一个大的水体,但它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里面有山谷、山脉、火山和平原,情况复杂多变。”

塑料、玻璃和金属垃圾是深海海底最常见的垃圾类型。研究人员称:“自1973年到1978年间,超过38.7万吨医疗垃圾倒入了波多黎各海沟。”虽然现在已禁止倾倒废弃物,如污水、药物和低级别放射性物质等,但留存在海底的垃圾仍是个问题。

但当前首要危险则是深海开发。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并捕捞大量的鱼类。再加上气候变化,深海正面临着“巨大而迫切的挑战。”

研究者们表示,气候变化将超越开采活动成为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它将加重海洋酸性,导致珊瑚和海星、海胆、海参等生物骨骼白垩化的问题。

现在,加强深海管理较为困难,因为倾倒废弃物、捕鱼等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对深海的改变远超科学家的研究。

泰勒表示:“深海活动中最迅速的行动者是资源开发者。尽管我们首先应该立法,接着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再开发。但科学家、管理者和立法者一定程度上落在了后面。”

研究者称:“在公海(占全球海洋面积的64%)实施监管措施,需要审查和修改现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提供更广泛的保护。”(贺娇)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人类哪些行为会导致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等。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其重要程度排序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城市化、海温变化、森林破坏、气溶胶、荒漠化、太阳活动、O3、火山爆发及人为加热。由此可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以被当作近代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球轨道要素(地球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斜度、岁差)的变化使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接受的太阳辐射发生变化,通常用以解释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

地文学方面的原因:地质时期中,下垫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地极移动(纬度变化)、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难发现的:热浪冲击频繁加重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使死亡率、伤残率及传染病疾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包括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以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所产生的气候效果。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注意人类活动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以后逐渐注意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大范围以至全球气候的影响虽仍缺少定量数据,但人类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气候则是肯定无疑的。人类活动能力仍在不断增长,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越来越迫切的重要科学问题。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消耗的燃料,农作物残梗、森林和草原的焚烧,以及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等,使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气溶胶倾入大气,导致大气组成的不断变化。

气溶胶每年进入大气的气溶胶,大约有十几亿吨到二十亿吨。由于气溶胶的沉降速度较小,可聚集在环绕源地约1000公里的范围内达数天之久,影响着大气的辐射过程。但其气候效果尚未弄清。早期的研究比较强调气溶胶的散射作用,认为气溶胶增多使太阳辐射返回太空的部分加大,造成地球降温。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发现还要考虑地面反射率的作用,当地面反射率大时,气溶胶的增加可能使地面的反射率变小,使地-气系统的温度升高,例如雪面(反射率大)上空的烟尘会使雪面增温,而水面(反射率小)上空的烟尘可使水面降温。

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部分几乎是透明的,而对地面射出的长波辐射的某些波段,尤其是15微米附近的波谱区却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见大气窗区)。这就减少了地面的热量耗散,使低层大气和地面增温(见温室效应)。随着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使用的不断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不断增加(见图),这种增温效应将越来越强烈。根据对未来能源使用的估计,用各种模式计算的结果,到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增加25%,温度可升高0.5~2°C。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则全球平均增温可能达0.5~3°C,且北纬50°以北的大气低层,增温的幅度还要大些,极区则很可能是上述数字的 3倍。虽然这些模式中未充分考虑大气的反馈作用,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增温效应,是确信无疑的。

二氧化碳主要靠植物和海洋来吸收。在一定的光和水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促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从而调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海洋里二氧化碳含量约为大气的60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见海水二氧化碳系统)。所以,对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趋势尚需进行更多的分析才能得到更确切的估计。

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热量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大气释放废热,城镇约占释放总量的 2/3。虽然释放的热量同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净收入相比,所占份额很小,但此热量将随着人口和生产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它对气候的影响仍值得注意。

人类改变下垫面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地改变着下垫面的状况,影响了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和反射率,从而影响气候。如果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对森林和草原的过度采伐和开垦等,将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导致局地气候恶化。地面的反射率和水分循环的改变,还可能影响大区域的气候。当下垫面改变的范围很大,如达到100万平方公里时,其后果更不容忽视。此外,水汽、四氯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痕量气体以及平流层污染对气候的影响,都是值得注意的(见大气化学、大气臭氧层)。

为了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人们已开始注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如有计划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进行城市绿化的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在农业上采用免耕法以保持土壤水分等。由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增长,可能出现一时尚未发现的一些不可逆转的恶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人类活动同气候变化的关系。

参考书目

 R.E.Munn,L.Machta,Human Activities that Affect Climate,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WMO-No.537,pp.170~209,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