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年想去旅游(林芝,西双版纳)想了解一下情况

2.中国最神秘的地方是哪里?

3.中国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位于哪个省?

4.九万山的景色特点

5.数不胜数,雨林里到底孕育了多少种植物?

林业的地位和作用_林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树

简介

九万山九万山由于不曾受第四纪冰川的严重破坏,加上受人为破坏较小,山里保存了许多古老和孑遗植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西北部森林原始自然本体。大山有高等植物共303科1237属3332种,种类约占广西全区高等植物的45%。[1]

植物

九万山九万山原始森林覆盖面达到98%以上,还有高等植物杜鹃、木莲、野牡丹属、百合属等数十属,仅属于兰科的野生花卉就达80多种,其中名贵珍品含笑花就有11种。这里的物种仅次于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基因库。山里,古代生观音座莲属、石杉属至今依然生长茂盛。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与恐龙同时代、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在溪边亭亭玉立,时时可见。据了解,迄今九万山有高等植物303科1237属3332种,列入第一批中国珍稀名录的植物就有43种,动物26目56

地理地貌

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九万山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骨架,区域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同峰有14座,最高处老山海拔1683米,最低处融水河口村170米,形成山体的峭陡,溪谷的深切和地形的变化多端。

地势

造就了九万山内溪流涧水纵横四野,飞瀑流泉随处可见的景观。这里水源呈星芒状放射全区域,并形成3条主要溪谷,汇集成贝江河、中州河、阳江河和东小江河4条河流,先后注入柳江,最后到达珠江出海。数不胜数的深潭,水底的砂砾、成群结队地从岩石下游出来的小鱼、水草清澈见底,一目了然。溪水汇聚于河谷,生成九万山许多壮观的瀑布。

动物

九万山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据统计,九万山共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动物26目56科。其中,林栖动物数十种,两栖动物与爬行珍奇动物有30多种,鸟类有50多种。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娃娃鱼、鹰嘴黑颈长尾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等。除华南虎至今还没有人看到过外,其他数十种的珍稀动物人们都在九万山发现过,而黑熊、猴子等动物更是经常出没在林中,曾经还发生过袭击人的。

景色特点

九万山由下而上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垂直带谱,同时因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季节的不同,九万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春天山花烂漫,俨然一个温馨滴翠的天然花卉园;夏日枝繁叶茂,不失为一个避暑胜地;秋季红叶漫山、野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冬天冷而不寒,鸟鸣兽吼,别有一番情趣。

2007年8月1日,九万山经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九万山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地跨柳州、河池两市,处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地带,总面积25212.8公顷,其中核心区10488.6公顷,缓冲区6782.2公顷,实验区7942.0公顷。保护区涵盖融水三防镇、汪洞乡、同练乡、罗城宝坛乡及环江东兴镇5个乡镇结合区域,包括18个村委会、175个自然屯。保护区内居住着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各民族群众。

九万山保护区处于云贵高原向两广丘陵过渡地带,北高南低,为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以垂直带谱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保护区林地面积24130.8公顷,森林覆盖率95.7%,活立木蓄积量261.046万立方米。

保护区内自然物种异常丰富,是广西物种数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具有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保护区有已知野生维管束植物229科、968属、2735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3种,二级保护植物粗齿桫椤、_建柏、华南五针松、马尾树等19种,及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短萼黄连、八角莲、观光木与兰科植物等98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256属4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蟒蛇、熊猴、金钱豹、林麝5种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藏酋猴、穿山甲等44种。保护区还是全球珍稀濒危鸟类白眉山鹧鸪的栖息地,也是中亚大陆中部109种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其中小天鹅、黑冠鹃隼等1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九万山是个年青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设立为自治区级保护区,2007年4月经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于2007年11月正式挂牌(下称九万山管理局)。2011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局晋升为正处级单位,现有在职在编干部职工9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0名、巡护工勤人员50名。管理局实行“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管理,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保护管理科、研科经营科4个科室;分别在融水、罗城、环江三县设管理分局;设平英、鱼西、久仁、九小、三岔、清水塘、峒马、如龙、池洞、卫林江、杨梅坳11个保护站,另设立九万山、久仁2个派出所。

同心协力共建佳绩

九万山管理局自2007年11月成立以来,在自治区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与大力关心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开局无经费、无车辆、无办公用房等困难,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保护区的发展着力于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和更新发展理念,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用科学发展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局每年安排2名科研科人员赴高校进行专业知识的深造和培训;每年举办不同内容的职工短期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与保护技能;鼓励保护区干部职工积极自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大大提高了保护区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和执法力度。

“十一五”期间,九万山管理局完成了总局和各保护站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护区内碑、界桩与指示牌的设置。其中,新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2340平方米;埋设界碑20块、界桩227块;建置解说性、宣传性、指示性标牌100块;开通巡护道路144公里;新建森林防火_望塔2座;科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5.2公里。

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九万山保护区的森林生态与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林木受害面积达24813.5公顷,林区房屋、道路、供电、供水、巡护与防火林道等基础设施也遭到严重损毁,保护区因灾共损失8亿多元。灾情发生后,全局干群在自治区林业局的领导和部署下,主动出击,积极应对,集中力量,组织林区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共抢修林区公路93公里,巡护林道117公里,防火林道125千米,架设水管8000米,修复供电线路19.6千米,维修受损房屋1243平方米,保护区的生活、生产秩序很快得到恢复。

为改善保护区内群众生活条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配合融水、罗城、环江三县部门大力开展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区周边乡镇的沼气池入户率达62.8%,退耕还林面积1120.7亩。同时,管理局给予保护区内群众以政策、技术、信息上的帮助,大力发展社区多种经营。如发展毛竹林、经济林以及养殖业等,直接受益群众有2000多户。

绿海丹心和谐美丽

尽管九万山自然保护区跨越两市三县,地域面广线长,保护区内民族风情各异,在管理和保护上有一定难度。但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本着服务群众、建设和谐、爱护自然的一颗热心,不辞劳苦踏遍千山万水、走遍村村寨寨,诸多困难与问题迎刃而解,全局干群都成了建设美丽家园的护林人。

抓稳定,求发展,促进林区和谐。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核心区、试验区内居住着2912户各族群众。为转变林区群众长期以来靠山吃山、依赖林木的思想,管理局努力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解决生活上、生产上的难题。三年来,投入263万元改善保护区群众居住区的水、电、路等生活基础建设。为林区周边村屯修建公路、人行道122.9公里,修建便民候车厅5个,资助修建篮球场8个,为林区群众架设水、电30公里。大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水平,争得林区及周边群众的理解和重视,进而自觉参与自然保护事业,形成了齐抓共管、和谐发展的良好社区关系。

保民生,求改善,发展四园经济。管理局制定奖励机制,鼓励保护区群众在九万山保护区试验区集体林地范围内兴建优质毛竹示范园、生态杨梅示范园、药用植物示范园及土鸡养殖示范园。通过“四个示范园”的建设,调整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林区特色经济,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不断完善和巩固保护区与社区的共管体系,最终实现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双双可持续发展。

统一规划,提高知名度,打造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为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打造九万山生态旅游品牌,增强保护区的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局邀请国家林业局规划院专家与周边县旅游部门召开共同打造保护区生态旅游座谈会,确立以九万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为基点、向周边县旅游景点延伸的思路,把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保护区现有的天然大理石界碑,体现其独特性、永久性、自然性、观赏性,已成为保护区内一道亮丽的景观,在全国保护区尚属首创。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既满足保护区周边部分群众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同时壮大热爱自然、保护的队伍。

葱茏无边的九万山自然宝库,是众多护林人辛勤汗水汇聚而成的绿色海洋,每个人就像其中一朵浪花;鸟语花香、美丽神秘的自然保护区,是护林人片片心愿编织成的和谐家园,护林人用心血和行动奏响人与自然和谐旋律,将永远在九万山绿色海洋中回荡

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十二五”是九万山保护区发展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管理局将以更加昂扬的信心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自然生态保护事业中,把九万山保护好发展好,力争成为全区示范性自然保护区。

今后的五年,九万山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林业强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以自然环境、自然保护为中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保护国家重点珍稀动植物种安全、稳定、自然生长、发展为目的;以物种拯救保护与繁育利用监管为重点,加大保护管理、科研和监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林业强区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新贡献。

展望未来,前景美好,任重道远,管理局的工作重点已经明确。首先,打造一支精诚团结、战斗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把九万山纳入“十二五”优才引进单位,引进2名博士生、4名研究生和6名本科生,充实科研队伍;继续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在岗在职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其次,按实用、创新原则在2012年5月前完成管理局办公综合楼、6个保护站和生态保护宣传牌的建设,以及对鱼西毛竹林和国有林区内其他毛竹林进行抚育,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树立典型。再次,依据清水塘保护站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旅游景点,打响九万山独特生态魅力的品牌;同时在九万山保护区试验区集体林地范围内建设4个示范园:优质毛竹示范园、生态杨梅示范园、药用植物示范园以及土鸡养殖示范园。第四,加大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科研设施与监测工程:建立一个科研中心、一个珍稀植物试验区与一个生态定位观测站,以及建设气象观测站2处,水文观测站2处,候鸟观测站1处,野生动物监测点1处。

九万山管理局经过不懈努力,整个自然保护区在管理技能、安全措施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保护区的完整性初具规模。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将会出现空前展。

明年想去旅游(林芝,西双版纳)想了解一下情况

银杏说明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说明文,说明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如何写说明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银杏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杏说明文1

银杏,又名公孙树,是果树中寿命最长的树种。我家门口就有一棵。它的树干有粗有高,枝叶特别的茂盛。它的叶子像一把精美的小扇。银杏为雌雄异株,雌雄花都着生在短枝上,这种短枝多由长枝中、下部的芽萌发长成,这种短枝需经2~3年的生长,叶片达5~6枚以上时,才能形成花芽。短枝的顶端是一个较大的混合芽,短果的连续结果能力很强,一般可达25年左右,30年生以上的短枝,仍有结果能力,但以3年生以上15年生以下的短枝结果最好,15年生以后开始衰弱。

果枝的延伸能力很弱,年生长量仅0.2~0.3厘米,但中心生长点遭受 *** 后,也可抽生长枝;短枝的顶芽遭受损伤或枯死后,短枝上的休眠芽还可萌发形成新的短枝。

在一个长枝上,可在同一年内形成若干个短枝,这些短枝除同龄外,其长势、结果能力和衰弱的时间也很一致。所以,在短枝衰老之前,可不必进行修剪,即是短枝的结果能力衰退需要更新时,也不必对每个短枝逐一更新修剪,只对同龄枝段进行更新即可。这是银杏不同于其他果树的独特之处。由此可见,银杏树的结果枝组稳定,生长量很小,连续结果能力强,易于培养,也易干更新。

银杏的发育枝少,对修剪的反应也不像苹果、梨那样敏感,长枝也能自然抽生短枝,所以,修剪较为简单。修剪主要是培养骨干枝,配置和调整结果枝组,理顺从属关系,调节枝条的平衡长势。

银杏的结果短枝是由长枝上的芽萌发而成,所以,长枝长势越壮,萌发的短枝也就越多,结果也越好,因此,修剪时应注意选留长枝;银杏树的隐芽寿命很长,而且较易荫发,萌发后也易成花结果,因此,银杏树更新也很方便;树冠内部和主枝下部,也不易光秃。这也是银杏树的特异之处。

银杏说明文2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公孙树,最早出现在三四亿年前,是非常古老的树种。后来,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银杏类植物灭绝了,惟有我们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使这类物种奇迹般地保存下来。泰州所在的江苏在长江以北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是适合银杏树生在的理想场所,尤其是泰州一带,这一现象甚是明显。

银杏树的叶子十分美丽,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的。每一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很是惹人喜爱。

春季,银杏树上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在微风的吹拂下,它们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它们闪烁着生命的光泽。

夏季,风和日丽,扇状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老练的鼓手,又像会发出美妙音符的风铃。叶子如此之绿,绿的光鲜艳丽,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流出油来。

秋季,一只只“蝴蝶”从树上飞下来,躺在了根旁。它们一片片睡得那样安逸,好像回归了故土;它们一片片随风舞动,好像在吟诵着一篇新创的小诗:“秋风中 飘着红叶一片 如一个舞台 上面跳着秋季 ”。这景象就像一幅画卷,每当看到这幅画,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画家。

冬季,银杏树上几乎没有叶子了,显得格外苍凉。但总有几只“顽强”的叶子在上面,显得异常悲壮。

银杏树的果子被大家俗称为“白果”。白果即好吃,又有营养。我比较喜欢吃用微波炉炸的。当那“滋滋”声窜入耳朵里时,虽未吃,但已心满意足。

我喜欢银杏树,喜欢它的叶子,喜欢它的果儿,喜欢它的一切!

银杏说明文3

我最喜欢银杏树,因为在我心目中它是我最喜欢的树。

我记得有一次秋季,我看着满树金黄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我忍不住感叹:“哇,这树真漂亮!”

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行银杏树。这一行行银杏树非常高,粗壮的树干直直地挺立着,别以为它是光秃秃的树,它的树干上可是布满着很多树干,密密麻麻的枝丫被金黄的叶子层层包围着,像一根根鸡毛掸子。远远望去,像一个巨人一样摆在那里。地面的一截树干刷上了石灰,就像穿上了白色的袜子,既美观,又可以防蛀呢!

深秋时节,是它最美的时候。这时,满树的叶子变成了金**的,数不胜数,它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色树冠。秋风吹过,叶子飘飘摇摇地从枝头落了下来,活像一个个小伞兵从季而降,又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舞蹈。汽车开过,落叶跟着车轮翻滚,像是在赛跑。

我捡了一片叶子仔细观察,叶面十分光滑,一丝丝的`叶脉清晰可见,像节日时燃放的烟花。叶柄朝上,还像一条小帆船呢!闻一闻,还夹杂着淡淡的清香。

银杏树无论何时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爱银杏树!

银杏说明文4

银 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羣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l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作者 佚名 文章有删改)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为什么人们又称银杏为植物界的恐龙?(4分)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 。(4分)

4.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4分)

5.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

1..不能删去。(1分)大约是约数,表估计,而银杏树历史久远,无法准确计算,只能说个大概。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银杏古老悠久,(2分)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2分)

3.列数字、(1分)举例子(1分)。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银杏树的确是长寿的树种。(2分)

4.有极为发达的根系;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少;很少受到病害虫的侵害。(每点1分)

5.第一问:(3分)抵抗病虫害、抵御污染、具有观赏性。第二问:(2分)写出一种树名,符合该树的特点。

标签: 说明文 银杏

中国最神秘的地方是哪里?

林芝:

有人称她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称她是西藏的江南,而她是人家的“香巴拉”,虽然从03年开始一直到开始工作的暑和寒都是在林芝度过的,也未能全面了解她,因为喜欢这个地方,所以想跟大家分享她的美。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内与昌都、那曲、拉萨、山南等地市相邻,外与印度、缅甸接壤,平均海拔3000米,最低的海拔900米,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林芝地区下辖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波密、墨脱、察隅七县。林芝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是西藏最宜人居住的地方。

林芝就如一幅美妙山水画,远处雪峰突立,白云缭绕;接近峡谷处,山峦起伏跌宕,林海茫茫,松柏参天,满目清翠,纵横密布的流水,琮琮潺潺。错落有致的屋是恬静的,村庄呈祥。

到达林芝,第一个景区是离八一镇6公里远的巴结乡的巨柏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树木十分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比较完整的巨柏纯林。其中最大一棵树围18米,高50米,树龄2500年以上,被称为“柏树之王”。再往东就是色季拉山,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那满山满眼的杜鹃花。色季拉山的杜鹃花从4月中旬开到6月底,依次从山脚到山顶开放。尤其是进入6月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全部绽放,**、白色、紫色、大红、浅红、粉红等,形形,千姿百态,形成花的山,花的海。

登临色季拉山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眺望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峰之首。他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

曾听说过他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越长越高,作为哥哥的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弟弟,把他的头颅丢到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现在看到的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陪伴着被他的弟弟。南迦巴瓦自知罪孽深重,于是以云雾遮掩,不让外人一窥。

有人第一次的等待就很看到的他的真容,可有人多次的等待都未见到他的真容,而我也属于那不的人之一。

下了色季拉山就是鲁朗,她位于川藏线318国道边上。鲁朗林海座落狭长的深谷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海拔3700米,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大草甸中零星点缀着藏式民居,牛羊在草甸上悠然自得,咀嚼着可口的青草,戏嬉追逐。

在秋冬季节,鲁朗除了山腰的松树青葱不凋,两侧山脚的树叶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弥漫满天的红霞,美丽得不得了!

当道路变得狭窄,凹凸不平时,这意味着进入了著名的“通麦天险”,也被称为“死亡天险”,也被公认为川藏南线最为险恶的地段,用四个字可以形容:窄、险、滑、陡。一窄,因整条道路基本上是单车道,只在少数地段建有能够会车的较宽路段。如两车在狭窄地段会车,一定要有一车后退。二险,整条道路沿河边的山体上开凿而成,一边是河水,一边是绝壁。三滑,遇到雨季,路面湿滑泥泞,险象环生,常有车辆滑进河中。四陡,整条道路弯陡,坡陡,路随山势。不仅转弯处看不到对向来车,更多的上坡处也看不到对向来车。

当道路再次变得平坦、宽阔时,就进入了林芝气候最宜人的波密,而距波密县扎木镇90多公里的米堆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是季风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米堆冰川由两条世界级冰瀑布汇流而成,冰瀑布之间分布着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米堆冰川高处随处可见晶莹闪烁的冰盆绝壁,动人心魄;而低处的冰川未端一直延伸到常绿阔叶林中,如入仙境。进入冰川之后,冰湖上漂浮着舰艇状的神奇冰块;经阳光穿射、宛如翠玉般蜂窝似的冰窖;在无数巨石挤埋下、像是被竖砍一刀并在阳光反射下剔透的冰切面;在晶莹间缓缓流动的融化之泉;盖着薄薄的星状花纹的或断或续的冰片;淌着涓涓细流、向远方无限弯曲的冰沟,无一不让你动容、震撼。

当你完全沉浸于冰川的美景时,偶尔会被

“咔嚓、轰隆”的巨响声惊吓,那就是冰崩的声音,这时循声望去,会见到几米以上的冰崖突然断裂,散落的冰块砸向湖里,湖水四溅会腾起一阵水雾,让您对冰川的动态美也为之震撼。享受完冰的震撼,再来感受水的寂静,位于林芝边界的:“然乌湖”,

然乌湖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

然乌湖的湖水随季节的不同,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但到冬天时,然乌湖的湖水会冻成厚厚的冰,这时的然乌湖就浑然天成为冰场。因为林芝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因为这里缺少历史和人文景观,因为这里的交通条件不便利,才造就了这一片藏在深闺未人识的西藏江南。林芝的地图根本不用标景点,因为这里随处都是美景,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有西藏情结了。

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很值得去看看,最大的特色就是民族风情还有热带雨林的地理特征。

2、西双版纳的景点很适合带小孩和老人去,小孩能够增强对植物(例如植物的绞杀)和少数民族认识和了解。可以去热带雨林谷(一个快要濒临绝种民族的聚集地,也叫小人国)、热带雨林植物园(热带雨林植物的特征和生存方式)、傣族村、野象谷、望天树(世界上最高的树种)及国界线(可以感受下近距离国界的感觉)。

3、强烈不建议你自驾游,节日自驾的人很多,虽然路况还可以(中途有两段迷雾去和冰雪道),但是很容易堵车,而且距离很远,成都出发大概有1800公里,行程时间至少在20小时以上,而且途经的昭通市的治安不好,有当地少数民族碰瓷的现象,如果遇到就麻烦了(起价一般都是4、5万的赔偿,最少也要1.5万-2万才能够解决),找当地交警也没用的。

4、那边的住宿你可以到携程上去查询,那边的住宿都不会很贵的,一般都是300-700之间。

总的来说西双版纳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小孩去了会看到很多很新奇的东西,消费也不贵,求偶在2011年10月才去过(自驾的)很不错。祝你旅途愉快

中国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位于哪个省?

以下摘自: ://baike.baidu/view/347499.htm 黑竹沟 在四川省西南边上的小凉山区,360里林海深处蕴藏着一个神秘的黑竹沟。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深藏着一块古朴、原始,并充满神秘色彩、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地势雄险、景观绝妙、生态原始、物种珍稀、环境神奇,其森林景观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加之种种神奇的传说,使黑竹沟闻名于世,具备得天独厚的森林公园开发条件,旅游开发价值巨大。 在沟内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带,分布有以“天眼”、“船湖”、“杜鹃池”为代表的10余处高山海子,水面面积最大的约200亩,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优美的风光。沟内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胜枚举,在崇山峻岭和密林深谷中奔腾咆哮,其形如雪涛奔涌、滚滚而下,其声如万马奔腾、千军呐喊,形成黑竹沟森林公园极为壮观的动态水景景观。 沟内因高山众多,高度均在著名的峨眉山之上,能见到云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异景象。季节差异的山地气候景观,冬季在公园海拔2200米以上,积雪履盖,千姿百态的雪凇、雾凇、冰挂、冰凌等,构成了冬季景观一绝。 黑竹沟位于小凉山中段,峨边——美姑线山18公里处的密林深处。当地乡名:斯豁,即死亡之谷。“黑竹沟”为汉人定的名。由于黑竹沟藏有不少未解开的“谜”,当地彝汉人民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 当地人谈起黑竹沟,就会向你道出一些神秘的历史来:说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半个连30多人进入而不见踪影;说解放军三个侦察兵从甘洛县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一人生还;说1995年解放军某部测绘队在黑竹沟高缘派出二名战士购粮,途经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二人的武器;16年四川森堪一大队三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发动全县人民寻找,三个月后只发现三具无肉骨架。 1991年6月24日黄昏,神秘的黑竹沟突然浓云密布,林雾滚滚,大有蔽日遮天之势,川南林业局设计工程小队的7名队员,17名民工集体失踪于黑竹沟,幸喜的是,由于发现的早,寻找及时,这24名测绘员只在黑竹沟深谷充当了20个小时的“山老虎”,历尽艰难而无一伤亡。 黑竹沟 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为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实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为主。 黑竹沟,至今能亲临其境的旅游者甚少,由于媒体的披露,人们时有所闻,它以其新、奇、险的特点,吸引着为数众多的摄影家、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深入其中探险揭秘。有人说她是“恐怖魔沟”,有人说她是“中国的百慕大”,又有人说她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山沟,不管怎么说,黑竹沟是一块有争议的处女地。 黑竹沟位于峨眉山西南约100多公里的峨边彝族自制县,地跨斯合镇、勒乌乡和金岩乡,面积约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重峦叠蟑,溪涧幽深,迷雾缭绕,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复杂,生态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传说和彝族同胞对这块神奇土地的崇拜。并曾出现过数次人、畜迸沟神秘失踪现象,于是给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也产生了众多的令人费解之谜,让人口瞪日呆。 彝汉携手开发黑竹沟 1986年7月,川南林业局筑路工程队这支300多人的林区筑路专业队伍首先拉响了劈山开路的跑声,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现已修筑黑竹沟林公路主线31公里,地方支线全长71公里,公路的修筑为开发黑竹沟奠定了基础。 黑竹沟境内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点为4288米,最低点仅1233米,地貌高差巨大,深谷里且沟壑纵横交错,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野花飘香。向着纵深发展瘴气袭人。珍禽野兽出没林间,奇异的山峰,岩洞比比皆是,沟里时烟云腾起,雾气缭绕,寂静的山林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国家二级企业川南林业局与地方制订了“合理开发、长期经营、以水养人、合理利用”的方针,把万千栋梁奉献给国家,又把满目青山还给人民,目前黑竹沟已向国家提供了四万多立方米的优质材,春笋上万吨走销各类名贵药材得以合理集,境内包括大熊猫在内的各类珍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目前神秘的黑竹沟圣水被引流发电,建成总装机5000千瓦,年发电达4000万度的马家坪电站,使当地的各类加工业开展起来,彝家山寨,职工工棚家家户户电灯亮。 神秘的黑竹沟开发以来引来了众多的探秘者和投资者,1988年,日本文化代表团为寻根访祖,曾到黑竹沟探秘留影,1989年9月,四川省批准峨边为对外开放的县市,开发之中的黑竹沟将引来更多的探秘者和猎奇旅游人,随着黑竹沟不断的开发,它那神秘的面纱一定会被揭开,那蕴藏众重的宝藏一定会被人民发掘。 黑竹沟地区流传着许多古老神奇的传说。其中,以“三箭泉”的传说最为美丽动人。传说远古时有一位名叫牛批的彝族大力士率众人在沟中打猎,他们在山中不知不觉喝完了所带的饮水,三天过后因又饥又渴,一个个都昏倒在地,隐约中,一位仙女来到牛批的身边对他说:“英雄啊,请不要着急,鼓起勇气来,水是能找到的。”说完舞起彩带指着一处地方。牛批惊醒过来,顺着仙女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堵陡岩,他迷惑了,但想起仙女的话,他毅然拉开神弓,连续射出三支神箭,刹时三股泉水从陡岩上喷涌而出,使众乡亲死里逃生。这三股泉从此就被称为“三箭泉”。 在黑竹沟,传说本世纪五十年代曾有彝族同胞发现过野人的踪迹;八十年代也曾发现过翼展达一米多的巨鸟,有专家指出可能为幸存的翼龙。还有人看见过“两头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后有解放军测绘部队的一个班的战士和四川省川南林业局的森林勘测人员在黑竹沟中失踪。黑竹沟,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 黑竹沟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孕育着丰富的珍禽异兽。沟内约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十九种,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云豹、四川山鹧鸪;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等二十四种。这些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极其宝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种类,它们体态优美、色彩艳丽,鸣声婉悦。兽走禽飞,鸟语花香,蝶飞蝉鸣,一派诗情画意。 黑竹沟地区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其中,海拔1600米—2700米的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树形优美,花序下有两片白色大苞片,花开时整个花序象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故有“世界鸽子树”的美称。生长于海拔1500米—2400米的光叶珙桐,仅存于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沟内还拥有19种我国稀有或特有的珍贵植物。 黑竹沟地区的杜鹃花,花色艳丽多彩,种类达四十多种,面积上万亩,为世界之冠。其中有两种为我国新发现的品种。 主要生物: 黑竹沟境内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点为4288米,最低点仅1233米,地貌高差巨大,深谷里且沟壑纵横交错,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野花飘香。向着纵深发展瘴气袭人。珍禽野兽出没林间,奇异的山峰,岩洞比比皆是,沟里时烟云腾起,雾气缭绕,寂静的山林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黑竹沟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孕育着丰富的珍禽异兽。沟内约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十九种,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云豹、四川山鹧鸪;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等二十四种。这些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极其宝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种类,它们体态优美、色彩艳丽,鸣声婉悦。兽走禽飞,鸟语花香,蝶飞蝉鸣,一派诗情画意。 黑竹沟地区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其中,海拔1600米—2700米的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树形优美,花序下有两片白色大苞片,花开时整个花序象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故有“世界鸽子树”的美称。生长于海拔1500米—2400米的光叶珙桐,仅存于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沟内还拥有19种我国稀有或特有的珍贵植物。 黑竹沟地区的杜鹃花,花色艳丽多彩,种类达四十多种,面积上万亩,为世界之冠。其中有两种为我国新发现的。

九万山的景色特点

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云南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8年。当时,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植物学家吴征镒和动物学家寿振黄先生提出建立24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并于当年正式建立西双版纳勐仑自然保护区。1959年,经调整,编入《云南省林业发展规划方案》,同意筹建24个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经费和编制等原因,方案和规划未能完全落实。直至1980年3月,才又建立了云南第一个经院直接批准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1980年9月,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会议后,云南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现场踏勘,在1958年筹建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提出全省建立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名单。之后,随即对其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30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勘察定界、调查和建设规划。随之,于1983年、1984年及1985年在全省首批建立35个自然保护区(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省委、省的重视下,全省自然保护区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和面积增长走在全国的前列。截至2002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60个,总面积299.4万公顷,约占云南省陆地国土面积的7.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西双版纳、分水岭、高黎贡山、苍山洱海、白马雪山、无量山、纳板河、大围山、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等,省级54个,市级43个,县级53个,使云南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居中国首位,并初步形成了多类型、多级别、多层次的保护区网络。种类包括热带雨林、高原湖泊、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还有珍稀动植物、草原牧区,雪山冰漠带等,几乎囊括了中国大地上的自然特色。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云南第一批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云南地处低纬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处海拔仅76.4米。这种由低到高的特殊地貌,使得云南同时拥有热、温、寒3种气温带。这样,古老的地质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立体气候条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均接近或超过全国动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特有生物类群分布和分化中心。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云南省把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突破口和龙头,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名录》等。部分州、县还结合本地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更具体的保护法规和规章,做到了“一区一法”,使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综合考察、评审论证和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推动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大多数比较珍贵的生态类型、原始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动植物物种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重点保护,自然保护区周围地区的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西双版纳与纳板河保护区的生态作用,维护了西双版纳优越气候条件的相对稳定,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分布于云南的154种(含变种)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中,约有130种分布于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中而得到保护;国家第二批重点保护植物中的197种分布于云南,约有104种在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了保护,并初步构架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迁地和就地保护网络。全省各地利用植物园、动物园、保护基地等,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实行就地和异地保护,并开展了迁地保护和引种繁育研究等工作,使不少受到高度威胁的物种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目前,已建多家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中心和10多处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10多处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为主的植物园、树木园。在国家环保局支持下,1991年建立了专门的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已引种栽培珍稀濒危植物180余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已收集野生动物细胞株200多种,其中有滇金丝猴、华南虎、毛冠鹿、赤斑羚等云南特有或珍稀濒危动物。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云南珍稀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数量也有所增加,如受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滇东北地区昭通、会泽的黑颈鹤数量由1995年的800余只增加到1200多只,无量山保护区的黑长臂猿已增加到400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已增加到1000多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种群数已增加到250头左右……

数不胜数,雨林里到底孕育了多少种植物?

九万山由下而上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垂直带谱,同时因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季节的不同,九万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春天山花烂漫,俨然一个温馨滴翠的天然花卉园;夏日枝繁叶茂,不失为一个避暑胜地;秋季红叶漫山、野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冬天冷而不寒,鸟鸣兽吼,别有一番情趣。

2007年8月1日,九万山经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九万山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地跨柳州、河池两市,处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地带,总面积25212.8公顷,其中核心区10488.6公顷,缓冲区6782.2公顷,实验区7942.0公顷。保护区涵盖融水三防镇、汪洞乡、同练乡、罗城宝坛乡及环江东兴镇5个乡镇结合区域,包括18个村委会、175个自然屯。保护区内居住着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各民族群众。

九万山保护区处于云贵高原向两广丘陵过渡地带,北高南低,为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以垂直带谱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保护区林地面积24130.8公顷,森林覆盖率95.7%,活立木蓄积量261.046万立方米。

保护区内自然物种异常丰富,是广西物种数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具有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保护区有已知野生维管束植物229科、968属、2735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3种,二级保护植物粗齿桫椤、褔建柏、华南五针松、马尾树等19种,及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短萼黄连、八角莲、观光木与兰科植物等98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256属4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蟒蛇、熊猴、金钱豹、林麝5种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藏酋猴、穿山甲等44种。保护区还是全球珍稀濒危鸟类白眉山鹧鸪的栖息地,也是中亚大陆中部109种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其中小天鹅、黑冠鹃隼等1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九万山是个年青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设立为自治区级保护区,2007年4月经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于2007年11月正式挂牌(下称九万山管理局)。2011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管理局晋升为正处级单位,现有在职在编干部职工9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0名、巡护工勤人员50名。管理局实行“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管理,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保护管理科、研科经营科4个科室;分别在融水、罗城、环江三县设管理分局;设平英、鱼西、久仁、九小、三岔、清水塘、峒马、如龙、池洞、卫林江、杨梅坳11个保护站,另设立九万山、久仁2个派出所。

同心协力 共建佳绩

九万山管理局自2007年11月成立以来,在自治区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与大力关心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开局无经费、无车辆、无办公用房等困难,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保护区的发展着力于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和更新发展理念,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用科学发展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局每年安排2名科研科人员赴高校进行专业知识的深造和培训;每年举办不同内容的职工短期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与保护技能;鼓励保护区干部职工积极自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大大提高了保护区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和执法力度。

“十一五”期间,九万山管理局完成了总局和各保护站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护区内碑、界桩与指示牌的设置。其中,新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2340平方米;埋设界碑20块、界桩227块;建置解说性、宣传性、指示性标牌100块;开通巡护道路144公里;新建森林防火瞭望塔2座;科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5.2公里。

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九万山保护区的森林生态与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林木受害面积达24813.5公顷,林区房屋、道路、供电、供水、巡护与防火林道等基础设施也遭到严重损毁,保护区因灾共损失8亿多元。灾情发生后,全局干群在自治区林业局的领导和部署下,主动出击,积极应对,集中力量,组织林区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共抢修林区公路93公里,巡护林道117公里,防火林道125千米,架设水管8000米,修复供电线路19.6千米,维修受损房屋1243平方米,保护区的生活、生产秩序很快得到恢复。

为改善保护区内群众生活条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配合融水、罗城、环江三县部门大力开展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区周边乡镇的沼气池入户率达62.8%,退耕还林面积1120.7亩。同时,管理局给予保护区内群众以政策、技术、信息上的帮助,大力发展社区多种经营。如发展毛竹林、经济林以及养殖业等,直接受益群众有2000多户。

绿海丹心 和谐美丽

尽管九万山自然保护区跨越两市三县,地域面广线长,保护区内民族风情各异,在管理和保护上有一定难度。但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本着服务群众、建设和谐、爱护自然的一颗热心,不辞劳苦踏遍千山万水、走遍村村寨寨,诸多困难与问题迎刃而解,全局干群都成了建设美丽家园的护林人。

抓稳定,求发展,促进林区和谐。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核心区、试验区内居住着2912户各族群众。为转变林区群众长期以来靠山吃山、依赖林木的思想,管理局努力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解决生活上、生产上的难题。三年来,投入263万元改善保护区群众居住区的水、电、路等生活基础建设。为林区周边村屯修建公路、人行道122.9公里,修建便民候车厅5个,资助修建篮球场8个,为林区群众架设水、电30公里。大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水平,争得林区及周边群众的理解和重视,进而自觉参与自然保护事业,形成了齐抓共管、和谐发展的良好社区关系。

保民生,求改善,发展四园经济。管理局制定奖励机制,鼓励保护区群众在九万山保护区试验区集体林地范围内兴建优质毛竹示范园、生态杨梅示范园、药用植物示范园及土鸡养殖示范园。通过 “四个示范园”的建设,调整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林区特色经济,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不断完善和巩固保护区与社区的共管体系,最终实现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双双可持续发展。

统一规划,提高知名度,打造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为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打造九万山生态旅游品牌,增强保护区的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局邀请国家林业局规划院专家与周边县旅游部门召开共同打造保护区生态旅游座谈会,确立以九万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为基点、向周边县旅游景点延伸的思路,把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保护区现有的天然大理石界碑,体现其独特性、永久性、自然性、观赏性,已成为保护区内一道亮丽的景观,在全国保护区尚属首创。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既满足保护区周边部分群众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同时壮大热爱自然、保护的队伍。

葱茏无边的九万山自然宝库,是众多护林人辛勤汗水汇聚而成的绿色海洋,每个人就像其中一朵浪花;鸟语花香、美丽神秘的自然保护区,是护林人片片心愿编织成的和谐家园,护林人用心血和行动奏响人与自然和谐旋律,将永远在九万山绿色海洋中回荡……

再接再厉 再创辉煌

“十二五”是九万山保护区发展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管理局将以更加昂扬的信心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自然生态保护事业中,把九万山保护好发展好,力争成为全区示范性自然保护区。

今后的五年,九万山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林业强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以自然环境、自然保护为中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保护国家重点珍稀动植物种安全、稳定、自然生长、发展为目的;以物种拯救保护与繁育利用监管为重点,加大保护管理、科研和监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林业强区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新贡献。

展望未来,前景美好,任重道远,管理局的工作重点已经明确。首先,打造一支精诚团结、战斗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把九万山纳入“十二五”优才引进单位,引进2名博士生、4名研究生和6名本科生,充实科研队伍;继续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在岗在职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其次,按实用、创新原则在2012年5月前完成管理局办公综合楼、6个保护站和生态保护宣传牌的建设,以及对鱼西毛竹林和国有林区内其他毛竹林进行抚育,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树立典型。再次,依据清水塘保护站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旅游景点,打响九万山独特生态魅力的品牌;同时在九万山保护区试验区集体林地范围内建设4个示范园:优质毛竹示范园、生态杨梅示范园、药用植物示范园以及土鸡养殖示范园。第四,加大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科研设施与监测工程:建立一个科研中心、一个珍稀植物试验区与一个生态定位观测站,以及建设气象观测站2处,水文观测站2处,候鸟观测站1处,野生动物监测点1处。

九万山管理局经过不懈努力,整个自然保护区在管理技能、安全措施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保护区的完整性初具规模。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将会出现空前展。

我们都知道,植被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地球上的植被是人类呼吸、生存的保护伞。

那么要想知道雨林里到底孕育了多少种植物,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亚马逊热带雨林。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面寻找答案。

亚马逊热带雨林Amazon Rain Forest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森林。由于靠近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

丰富的雨量使森林生长得特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50%,森林面积的20%,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人类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肺”。

由于雨林气候特殊,雨水丰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所以雨林中的植被株型高大,叶片肥厚油绿,遮天蔽日,形态各异,充分展示了植物的多样性

雨林里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庞大,人类至今也未全部了解。

所以人们印象中的热带雨林始终带有原始感与神秘感,人们在此印象之上创作了不少关于它的冒险**:《热带惊雷》《冲出亚马逊》等等。

热带雨林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孕育着这一大生态系统,无声中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在雨林中,一棵树就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菌类、蕨类、花草与动物共存。

在热带雨林地区,物种丰富,没有冬天,人们根本不需要集和储藏食物。

没有剩余粮食储藏,没有从事农业的人,从而没有社会分工,极难出现强有力的国家组织。

至今,巴西亚马逊地区还生活着很多原始部落,以集为生,拒绝接触现代文明。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我们未认识到的领域,而这一片雨林可以说是需要人类尽最大努力保护好的、极其珍贵的宝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