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早期探索历程反思封建社会的影响

2.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3.地球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物种大灭绝?

4.埃及人为什么思想落后

古代气候学_古气候研究敲响

这个我知道!我和朋友曾经去伊春旅游的时候,收集了伊春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伊春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1、汤旺河国家公园

简介

汤旺河国家公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是中国第一个被批准的国家公园。公园旅游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和冰雪优势,拥有近千种动植物种类,建有多处保护区。公园境内河流20余条,汤旺河为最大河流,全长509公里,是中国林都伊春的母亲河。汤旺河国家公园以稀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和完善的原始生态为特色,植被繁茂,山色葱翠。漫步古松白桦幽径间,可闻百鸟欢歌、可赏松柏轻舞、可嗅杜娟花香、可观兴安奇石,可在这天然的大氧吧里放下疲惫与烦恼,进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地,体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林海雪景,感受“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1、汽车:伊春汽车站有直达汤旺河的汽车,发车时间为6:30、7:30、8:20、9:30、10:10、11:30、13:30、14:10、14:50、15:30、17:10,票价27元,五营到汤旺河也有客车,票价15元,汤旺河返回可致电汤旺河客运站:0458-3530388。

2、火车:发车时间6:47;14:28;17:19,票价12.5前往汤旺河区

3、包车:从汤旺河区包车往返50~60元

门票

8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免费老人及残疾人、现役军人需另付车费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旅游公路以北9公里处

2、兴安森林公园

简介

兴安森林公园位于伊春市,建于1981年,是当地颇有些年头的“资深”原始森林公园。此园设计独具匠心,融营林实验、科学研究和观赏浏览于一体,园有自然和移植植物420余种,饲养大兴安岭野生动物30余种,从远处看,“十鹿奔春”雕塑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蔚为壮观。由植物园区、钢索吊桥、山顶兴安阁、千级石阶、野生动物养殖区等景区组成,具有旅游、科研、教学、健身等各种功能。

南山风景区占地面积为3500公顷,有山顶游览区,卧虎坡游览区,獾子岭游览区,醉泉游览景区,攀岩极限运动区,留客谷游览景区等6处景观区,且功能各异,各具特色;北山公园景区,主要以儿童、公益健身为主,站在环翠楼上举目远眺,植物园中绿浪迭起,绿浪中百花争艳,香飘林间;城区景观区建有水上公园、林都木雕园和小兴安岭石苑等景观区。兴安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光为主要特色,集观赏、游乐、森林浴为一体的森林生态公园。

兴安塔为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南山景区内,为八角形仿古建筑,塔身为白色,塔高67米,共11层,登上塔顶可鸟瞰市区全貌。

电话

0458-8489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公交:乘坐公交1、7路至八大局下,步行3分钟左右可达。

门票

门票免费,山顶兴安塔(楼梯)10元,观光塔(电梯)30元,汽车进山5元/7座以下,营运车辆不许进园(白天不可,晚上无人看管)。

开放时间

07: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青山中大街

3、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

简介

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国家地质公园,是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核心旅游景区。它坐落于小兴安岭的一处高地,邻靠着汤旺河,因有着上千种奇石怪岩而闻名,这些石头的前身是熔积层的花岗岩层,由于亿万年的陆地板块移动挤压和常年的日晒雨淋侵蚀,便“修成正果”,有着奇趣独特的形态。有的石头远看如猛虎,近看如乌龟,有的很像守山大将神,有的却像被利剑横劈截过,这些大石用“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倒颇为合适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造就了林海奇石的魅力,除了千姿百态的怪石,这里还有着各种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和动植物栖居,漫步林间,耳边是鸟儿动听的鸣叫声,呼吸到的是清香的嫩草味儿,春夏季还有杜鹃花恣情绽放,林海奇石的美,可是一时半会儿品味不过来的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树在石上长,石在林中藏”。景区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区,一条小河和一条公路将景区一分两侧。

南区挺小,一路登山向上,著名的景点有“一线天”、“罗汉龟”、“雄峰”、“护山大将军”等。

西区的景色是汤旺河国家公园奇石景观的最大体现,主要是石板铺的山路,一路上到处可见各种形状的巨石,旁边还树了牌子,标示着岩石的名字。

中区是沿蜿蜒的溪水,在林中修的一条木栈道。栈道两侧布满了百年以上的白桦和红松。

北区的路比较陡峭,有许多的象形石,如戏松、石、母子石、元宝石、镇山钟、悟能望月等等,天然巨石以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地掩映在层层叠叠的树林之中,很有大气磅礴之势。

东区为多为林海,能体味到更多的森林韵味,还能看到起伏的、球面状的长满苔藓地表。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1、汽车:伊春汽车站有直达汤旺河的汽车,发车时间为6:30、7:30、8:20、9:30、10:10、11:30、13:30、14:10、14:50、15:30、17:10,票价27元,五营到汤旺河也有客车,票价15元,汤旺河返回可致电汤旺河客运站:0458-3530388。

2、火车:离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最近的火车站为汤旺河火车站(约12.8公里)。

3、包车:汤旺河区往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包车约60-70元/车往返。

门票

成人90元,学生票50元,内含10元观光车票,必买;观光塔35元/人。景区大门处登记门票,门票有效期可达3天。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免费老人及残疾人、现役军人需另付车费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

4、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简介

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时期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地质现象。这一花岗岩石林景区坐落于中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汤旺河区,是黑龙江省继五大连池、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之后,第三个被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花岗岩基生于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期,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

电话

0458-3574029;0458-3574024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门票

50元

开放时间

07:00-17:00(日场);停止入场时间: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外地旅行社冬季带团来景区游客免票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林海奇石风景区

5、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嘉荫县向阳乡辖区,距县城76公里。西、南与乌伊岭前卫农场相接,北与乌云镇连接壤,东临黑龙江。整个森林公园面积60平方公里,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是旅游、度、科考、攀岩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风景区有茅兰瀑布、黑龙潭、仙女池、太子峰、熊头峰、鸽子峰、石头人、石婆、镇潭石、丹凤泉。茅兰沟是伊春市最为壮观的奇特石林群自然景观,被誉为黑龙江的“九寨沟”。

电话

0458-2687322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自驾

1、嘉荫县:县-S312-S204-S311-终点(道路左侧)。

2、伊春市区:从市区到S204,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1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红松路,沿红松路行驶200米,右转进入透笼山街,沿透笼山街行驶210米,左转进入山珍路,沿山珍路行驶700米,右转,行驶10米,左转进入S204。

客车

从伊春乘坐开往乌伊岭的火车,在汤旺河站下再转坐前往嘉荫县的客车,到嘉荫后可打车前往公园。

门票

普通票:65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7: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5月1日-10月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朝阳镇茅兰沟村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6、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是红松原始森林保持最完好的地方,也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森林集散地。进入景区,就能看到“少奇号火车”,晚年时曾乘坐它深入生产一线。再往深处走,脚下是木栈道,满眼都是松林,待到9、10月份,如果运气不错,地上能看到硕大的松塔,剥开来就是颗粒饱满的松子。

景区内最值得一看的要算是天赐湖,典型的高山湖泊,湖面平静如水,远处是成片的松林,映衬在蓝天下,极美。

电话

400188045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汽车:

伊春汽车站有直达五营的大巴,发车时间为:10:30、11:30、12:50、14:30、15:20、16:50,票价15元;也可以买到红星、汤旺河方向的车,途经五营。下车后就有载客的车,往返70元/车,当然越多人越划算。

火车:

抵达五营火车站后乘坐面的,40元/车/单趟,往返70元/车,约半小时可达景区。

门票

门票60元,观光车20元。

开放时间

08:00-16: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

7、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简介

神州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嘉荫县城西9公里处,黑龙江右岸,因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而得名“龙骨山”,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地质公园含有晚白垩纪丰富的恐龙、腹足类、鱼、昆虫、龟鳖类及植物等化石,化石地层剖面完整,层序清楚,层位稳定,为晚白垩纪古地理、古气候研究又提供了新的佐证,堪称一座天然的晚白垩纪地质陈列馆。地质公园三水环抱,临江而立,沟壑纵横,群峰相瞩,层林叠嶂,自然景观奇异绚丽。主要景点有神州恐龙博物馆和恐龙化石挖掘剖面等。

电话

0458-2626567;0458-2625005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有直达嘉荫县的汽车,发车时间为:7:10、8:40、13:30、15:45、17:20,票价56元。五营汽车站、汤旺河汽车站也来往嘉荫的汽车。

门票

门票65元,1.2米及以下儿童、6周岁(含)以下儿童,70周岁(含)以上老人

、残疾人免票。 B、 6-18周岁(含)未成年人、大、中、小学生,现役军人、60周岁(含)-70周岁老人半价。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北部嘉荫县城西9公里处

8、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简介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是继五大连池之后又新发现的火山地质奇观。这里大片的火山溶岩、石海以及周边多样生态类型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丹顶鹤、驼鹿等国家1、2级保护动物达47种,植物511种,被誉为“黑龙江动植物保护区”。

公园有三大奇特景观:火山地貌、杜娟花海、库尔滨雾松。公园现有火山地貌、杜鹃花海、库尔滨雾凇三大奇特景观。

按照地质遗迹与自然景观,划分为四个大类,即:火山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构造地貌景观、森林湿地景观。

按照这四个类别又进一步规划设计了八个景区,即:水上冰上游览景区、石海探险景区,火山口观光景区,地宫探奇景区、半砬山景区、二皮漂河流景区、林区风情园景区、农业观光景区。

电话

13796486262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伊春至红星可乘坐火车或乘坐客车,也可在哈尔滨乘坐火车到红星;到红星后乘车到大平台。自驾车可通过哈尔滨—铁力—伊春—红星—大平台的公路到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红星林业局大平台施业区

9、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湿地和溪流于一体的人间仙境,经过亿万年的地壳变迁,形成了山峰迭起、溪流曲折的地貌特征,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系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距伊春市区仅24公里。公园总面积为4580公顷,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不但景色怡人,而且生物种类极为丰富,是“天保工程”重点生态公益区。素有“森林生态博物馆,林都伊春后花园”之美誉,园区规划更是别具一格,依据自然优势将公园划分为“七区六景两园一村”。

电话

13845854487;13845876377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开往上甘岭,票价11元,发车时间为7:10、10:30、13:10、15:00、16:00

门票

55元(含电瓶车)

开放时间

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204省道伊嘉路24公里处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施业区内

10、金山鹿苑

简介

金山鹿苑里半开放地放养着梅花鹿和天山马鹿,整个景区的腹地是大半个山头,山间的草坪随着地势起伏,或者翠绿,或者嫩黄,远处点缀着数目,伴随着溪水潺潺和零零星星的鹿群,如临仙境。早晨五点,鹿群吃完早餐,成群结对得向山中奔去,而到了傍晚,只要敲响园里的钟,它们就会听话地返巢。适合摄影和观景。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有车直达金山屯区,发车时间为9:30、 10:50、 12:30、 13:50、14:30 、15:10、15:50、16:30;由金山屯返回伊春时间为6:40、7:20、8:00、8:40、9:30、10:50、12:50、13:50票价15元,之后再乘出租车前往。

门票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07: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5:0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08:30-16: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5:3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东5公里处

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早期探索历程反思封建社会的影响

一,文明之光照赣鄱

赣江——鄱阳湖地区在石器时代已经露出了文明的曙光,至商周时代已是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可以说,赣鄱大地存在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1,石器时代的江西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显示,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平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推论其时代距今约四万至五万年.也就是说,至迟从那个时期开始,江西地区开始有了人类生存,江西的历史也由此开端.

2,商周时代的江西

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发达时期.代表江西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有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遗址,瑞昌铜岭遗址,鹰潭角山遗址等.此外,新干牛头城遗址和中陵遗址也是重要的代表.

富饶的赣江鄱阳湖平原上,分布着众多商周遗址,樟树吴城遗址是已经发现的商代遗址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一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遗址决不是一座普通的村落和聚邑,而是商代一处都邑.城邑是早期国家形态及其权力结构的物化形式,统治者以其凌驾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上的地位,修筑高城深壕,表明它们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代表,将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社会到来的共同标志. 吴城文化的居民选择吴城作为城邑,是经过精心规划的,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原则.如果把赣鄱平原比喻为一个"斗"形的向北开口的大盆地,吴城正好处于向南通道的"斗"口,故而成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是建立中心都邑的理想环境.从大环境来讲,北有长江天险,南有南岭阻隔,西有罗霄山,东有武夷山,四面有天然屏障,尤其是北面的长江,阻止了当时势力最大的政治集团--商人的南进,地形安全,为军事上的进攻,防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赣鄱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天然的农业区.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吴城发展成为吴城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表示,由于面积过于庞大,这次发掘仅仅是试掘阶段.今后3年至5年内,将对角山窑址进行全面发掘,以了解其文化堆积状况,并结合古水文,古地层,古气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全面,科学揭示其空间分布以及历史,逻辑演进过程.

,回首江西

江西历史的发展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南方的开发进程同步的.

江西在先秦时代并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区域,它夹在吴越,荆楚之间,受着两大地域文化的挤压和争夺.说是"吴头楚尾",其实既非吴又非楚(指吴与楚的中心地带),既是吴又是楚(指吴与楚的边缘地带),部分地区属吴,部分地区属楚.虽说现今江西这块地区的先民已有自身的辉煌文化,但这些文化还没有来得及相互碰撞,融合,就被吴,楚两大文化撕裂了.几乎可以断言,如果不是公元前三世纪秦的统一,也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讨论的江西文化.我们生活的这块地区,或者被吴文化,楚文化乃至岭南文化所瓜分,或者被完全融合于吴文化或楚文化之中.

秦朝的统一尤其是汉朝豫章郡的设立,使得江西历史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受法律承认的地区载体.但这个载体的出现,既较齐鲁,巴蜀,吴越等晚了好几个世纪,而且还是由中央根据地理形势通过行政手段划定的,这就决定了江西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央有更为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江西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更为密切的传承关系.

唐末五代以后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结果,又是其重要内容.其间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中心的东移和运河的开通,使赣江水道成为南北物质交流的主要通道.

大运河开凿之前,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最长航道为汉水――长江――湘江,沅江,汉水――长江――赣江.灵渠的开凿以及秦岭和大庾岭山路的开通,使这两条航道在陆路的连接下向北延伸到了黄河水系的渭水和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并进而沟通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自秦汉到隋唐,由于政治中心一直在关中,所以从西北政治中心地区到东南经济重心地区的水路沟通主要是由汉水和长江完成的;而与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接的内河交通,则是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

两汉时期,关中地区财力已表现出难以支持全国政治中心的无奈.从隋文帝带领官员和关中百姓"就食"洛阳,到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实质上反映了西部政治中心从被动到主动向东部经济重心靠拢的趋势.从五代到北宋,完成了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过程;元,明,清的定都北京,更巩固了中国政治中心东移的格局.虽然比起开封,北京距离东南经济发达区更为遥远,运河的全线开通,却将这一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政治中心东移及大运河开通之后,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这一南北交通要道失去了往昔的地位;而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则成为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这条通道全长两千多公里,贯穿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广东七省市,在江西境内则占三分之一.

二是江西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且较少成为兵家争夺之地故而远离战乱.

江西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发生的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关系密切.第一次是两晋之际"永嘉之变"后发生的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的,这一的结果是北方的长期战乱和中国境内南北的对峙;第二次是唐天宝年间开始发生的安史之乱,这一的结果是北方陷入长时间的动荡和藩镇割据;第三次是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这一的结果是宋室的南渡和宋金之间的持续战争及对峙.三次战乱都导致了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北方居民迁徙的落脚点,总是在那些既远离战场又便于返回中原的地区.于是,当战乱发生在黄河流域时,移民便主要迁移至江淮之间,九江便开始接纳移民;当战乱延伸到淮河一线,移民便迁移至长江以南,南昌,鄱阳,宜春也有了移民;当战乱蔓延到长江两岸,移民便被迫继续南移,吉安,抚州乃至赣州也就有大量移民迁入.

。。。。。。。。。。

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吸引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黄河漂流探险传来凶讯。洛

阳和北京两支黄漂队都在落加峡下峡翻船遇难。曾经漂过长江虎跳峡的两位勇士

郎宝珞,雷建生也被黄河激流吞没。国内一时议论纷纷。

据报导,这些青年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江河的首漂权

才铤而走险的。肯沃伦对此十分不解。他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出漂流密西

西比河,是不会遭到反对的。当然,沃伦先生永远无法把眼下的漂流,同一百多年前

列强的炮舰在中国江河里横行的历史联系起来。可中国的青年忘不了。

当这些漂流者抛尸黄河的时候,我们是称道他们有爱国精神呢?还是批评他

们的盲目民族感情?

无论怎样,他们把这件事偏偏做在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上,悲壮和悲剧都是巨

大的。

事情不仅仅表现在江河漂流上。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

热呵。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大伙都跳,都哭。

如果输了呢?大伙就骂,就砸,就闹事。

一个在心理上再也输不起的民族。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已经是五联冠了。压在她们肩上的是民族和历史的沉重责

任。

如下一次她们输了呢?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再为这些事烦恼。他们匆匆离开祖国,要到外面的世界

去看个究竟。同时,那些散落在外面的游子们,又纷纷回到祖国来看个究竟。这

两股双向逆反的风潮又说明了什么呢?

是近百年来总是被动挨打的历史造成了我们今天的心态吗?或者说,是近几

十年来的贫困落后造成的吗?

或许是这样,但不完全是。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著的,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在

痛苦。它的全部痛苦就在于:文明衰落了。

本世纪初,有个叫陈天华的中国青年,面对当时正处于黑暗中的祖国,在日?

本蹈海自杀。那时,有几个中国人能够理解他呢?

今天,我们回想起这个陈天华,仿佛可以推测他那深刻的绝望,也许正是对

文明衰落的一声微弱的叹息。 。 。

在当今的世界上,面对著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全球文化汇流的大趋势,每

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都面临著现实与传统的严重危机。传统越古老,危机

越沉重,危机越沉重,寻根越热烈。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

大概每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常识:中华民族是黄河孕育的。

那么,这条大河上怎样塑造我们民族性格的呢?它又是怎样历史地规定了我

们文明命运的呢?这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认真思考过的了。

这的确是世界上很奇特的一条大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

,向东流去时经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的泥河。这条黄河偏偏

又孕育了一个黄肤色的民族,这个民族恰恰又把他们最早的祖先叫做黄帝,而在

今天的地球上,每五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黄帝的子孙。

黄水,黄土,黄种人。这是一种多么神秘的自然联系?它仿佛让人相信,这

个**人种的皮肤就是被黄河染成的。

的确,天地间还没有其他一种自然力量,曾像黄河这样对塑造华夏文明起著

无法估量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必要去作繁琐的考古论证,只从一个在中

国最常见也最受敬畏的偶像上,就能得到印证。

它,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可是,人们是否想过,华夏民族为什么

会崇拜这么一个形像凶暴的怪物呢?恰逢又是一个龙年,对龙崇拜的研究也热闹

起来,这无疑也是文化寻根的一种表现。

据说,我们的祖先,从跨天接地的彩虹中,看到有两个头的巨蛇从大地吸水

的壮丽景象。也有人说,先民们从撕裂云层的闪电中,看到金蛇狂舞伴随风雨交

作。

于是,他们创造了龙的形像。

这是一个典型的大河民族的梦。

(演播室。学者谈龙神文化。)

蔡大成(神话学学者):龙在我们看来,是原始人按特定观念组装起来的,是

一个组合体。有哪些组装件呢?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鸡的爪。蛇身体现了

原始人的生命观念。原始人很少看到死的蛇,以为蛇年岁大了,脱一层皮就年轻

了。鸡爪也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老太太上菜市场挑鸡,总先看看鸡距,如果距呢,

就嫩。马齿也是这样:“几岁牙口?”鹿角每年换一回,再重新萌生鹿茸。每年

长一个叉,猎人一看鹿角有几个叉,就知道有多少岁。鹿角掉了,象征死,萌发

象征生命,再生。因此,龙在文化含义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象征著古人对生命

的循环,死而复生的愿望。

谢选骏(文化哲学丛书副主编):龙神崇拜,就是让人去崇拜那种不是人的东

西--龙。中国的统治者,自命为人世间最高贵的,甚至是大自然中最高贵的存在

物,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这样,我们就在两者间找到了一个联接点:龙是自然

界的横暴者,皇帝是人世间的横暴者。皇帝要把自己打扮成一种不是人的东西。

总而言之,龙的崇拜,之所以会起源于黄河流域,正是这个大河流域民族对

它的生命之河的敬畏。黄河无疑是世界上最暴戾最性任的一条大河。

有人说,在中国文化中有某种宽容恶势力的成份;也有人说中国民族性格中

,有圆滑世故,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致命弱点;那么,这决不是偶然的。对于

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的命脉正在于水。水却被龙王主宰著。于是,

这个民族爱它也恨它,赞美它也诅咒它。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感情,就像龙的形

像一样复杂。

于是,中国人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他们把龙王老子供奉得使它无可挑

剔,把它奉上权力的巅峰;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在丰收锣鼓敲响的时候,著实地放

老东西一番,出出一年磕头烧香,诚惶诚恐的恶气(舞龙的场面)。这真是一种绝

妙的中国式智慧和幽默。在敬畏和戏弄之间,人们获得了微妙的心理平衡。

正像修筑金字塔使埃及人创立了国家一样,同黄河的搏斗,也使中国凝聚起

来。我们的文明史就从大禹开始。几千年来,对水的渴求,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

种生存伟力。这种神秘的命运至今还徘徊在乾旱的北中国。

(**"老井"片断。械斗。孙旺泉跳井,井塌。)

发生在太行山这个老井村的故事,多么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动力和

悲剧性的命运。它的含义几乎可以象征性地涵盖整个民族历史。因此,它才达到

了一种与世界对话的高度。作者郑义正是从黄河岸边获得这种启示的。

演播室。作家谈黄河。

郑义(山西作家):三年以前,我骑著自行车从山西和内蒙交界的地方一直跑

到河南,跑完了整个晋陕峡谷,走了几十个镇子,几十个县,跑了有一万多里地

。那次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从那次我对黄河有了第一次直接的

亲身感受后,我才理解了黄河为什么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跑的这一段,是传说

中的尧舜禹的故都以及他们的出生地,后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也都在这块地方演出

了许许多多的活剧。那次经历使我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在一个小村

子里头听到一个故事。原来有一个村子的农民是靠著黄河水边维生的。后来因为

航运衰败,这个地方又没有什么耕地,他们没有生计了。国家把他们搬迁到别处,

给他们分了地,盖了房。过了几年后,这些人又莫名其妙地一个一个地回到了黄

河边上,又找到了过去的窑洞住下来了,我怎么都不能理解,这是出于一种甚么

样的心理?后来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思索后,我体会到这是人与土地的一种永远说

不清楚的感情上的联系,血肉般的联系。

我觉得这个故事比较好地反映了我的一种心情。我一见到黄河,我一跑完了

黄河的这一段后,我一下找到了我自己应该写的东西。这几年我一直在文学上寻

找,寻找甚么我不知道。可一见到黄河,我立刻感觉到我要写的就是黄河。

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越强烈,这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著名

观点。他们认为,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古代中国的摇篮,可能就是由于人类在这

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比中国的南方,例如长江流域,要严重的多。人

们潜伏的创造才能被挑战刺激起来了。黄河孕育的文明,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一种

非常早熟的文明。同恶劣气候和洪水泛滥的斗争,使得中国人的治水,历算,土

地测量以及农业耕作,饲养家畜制陶冶炼等等技术,比西方早成熟至少一千年。

但是,在历史演变,社会机制,政治组织等方面,也因此而走了一条纯粹东方式

的道路。

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东方社会那悠久的专制主义实际上同水有关系,可能

你会觉得奇怪。其实,这种看法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东方

的自然气候状况,使大规模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为农业的首要条件。在那时的生产

水平下,这必须由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专制来组织成千上万人去完成。这就

是著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可惜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讲

清楚,让后人一直争论不休。

实际上,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大运河和长城,还是南美洲丛林中的

玛雅人金字塔,这些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浩大工程,不都显现著非常相似的

"亚细亚式"的历史阴影吗?不都是古代大帝国的遗物吗?成千上万微不足道的个

体,被某种秩序排列组合在一起,拥载著那至高无上的顶峰,这种大一统的社会

结构,不是很像一座庞大的金字塔吗?因此,民主,自由,平等这些东西,就很

难成为"亚细亚"的了。

亚细亚,是一句古闪米特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地球北温带欧亚

非三大洲的接壤处,从冰山雪峰中淌出来的几条大河,分别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

几个文明。

无论是黄河,尼罗河,还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这几条著

名的东方江河,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因此,亚细亚是创始的地方。文明的曙

光从亚细亚升起,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

但是,五千年过去了,亚细亚的太阳殒落了。这几个最先闪光的古老文明,

也或早或迟一个个黯淡下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不知道对不对啊 ? LZ你看着办把 。。。

地球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物种大灭绝?

潼南区等21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4.6℃,为重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日最高气温极值。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1、2022年的夏天

2022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载入历史的时间,它的特别,就是全球性的高温,时间之长,气温之高,范围之广都达到历史记录。极端的天气条件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河流、湖泊、水库水位持续下降,严重影响着发电、灌溉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仅如此,由于各类水体的下降,一批被淹没多年的珍贵历史遗迹也得以重现天日。现以长江为例,盘点今年重现真容的历史遗迹。

2、什么是摩崖造像

说起摩崖造像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去过西藏的人,一定会在当地的山口、关隘、江畔、村落、牧场、城镇、圣迹乃至场附近,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垒置成的互相祭坛--玛尼堆,藏族同胞也称之为曼札或石供。一般来说,石供最直接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祈福与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以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3、超高温下而被发现遗迹

没想到湖都能烤干,导致落星墩提前三个月露出真容,在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中的地标性文物古迹落星墩,丰水期时落星墩浸于水中,宛如水中?孤岛?,一般从10月开始水面下降后,湖底慢慢露出。目前,刚进入八月,落星墩就完出。

后记:权威机构、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今夏席卷欧洲的高温和干旱,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在加剧的警钟。世界气象组织预计,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未来高温热浪将成为常见现象,其中欧洲地区的温度将比其他地区上升得更快。

埃及人为什么思想落后

第一: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

主要影响:造成27%的科、57%的属和60-70%的物种灭绝。这是显生宙第一次大规模灭绝,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灭绝。这对海洋无脊椎动物来说是一场灾难,大量腕足动物、苔藓虫、牙形刺、三叶虫、笔石、双壳类和棘皮动物已经消失。

第二:泥盆纪晚期灭绝

主要影响:19%的科、50%的属和至少70%的物种已经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再次受到重创,三叶虫、腕足动物、头足类和造礁生物基本灭绝。无牙鱼的灭绝,珀耳帖鱼的灭绝和“鱼时代”的结束。

第三:二叠纪-三叠纪灭绝

主要影响:57%的科、83%的属和90-96%的物种已经灭绝,包括96%的海洋动物和70%的陆地动物,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灭绝。海洋和陆地无脊椎动物都已灭绝。许多非常成功的无脊椎三叶虫、造礁生物、海芽和纺锤虫已经灭绝。其他生物物种急剧减少,包括海百合、腕足动物和陆生蕨类植物;只有少数生物,如双壳类,受影响较小。

第四:三叠纪-侏罗纪灭绝

主要影响:23%的科、48%的属和70-75%的物种灭绝。这个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要龙、大多数有症状的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都灭绝了,使得恐龙在几乎没有土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迄今为止,鳄鱼已经取代植物龙成为主要的淡水生态系统。原始哺乳动物很能存活下来。他们将被恐龙压迫1.4亿年。

五:白垩纪-古近纪灭绝

主要影响:17%的科、50%的属和75%的种已经灭绝。由于恐龙灭绝和哺乳动物的崛起,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这次大规模灭绝是最著名的,但并不是最严重的。相反,从灭绝家族的角度来看,它是五次大规模灭绝中最轻的一次。

如果从相貌上看古埃及法老雕塑像确实与现代东亚人有着很高的相似度,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都与我们周围的人很相像,至少可以明确的是古埃及人即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那么他们是否可能是与我们一样黄种人?与东亚人到底有多少渊源?曾经创造过人类文明辉煌的古埃及人种迷雾,激发起多少人追寻探索?虽有先进技术DNA鉴定,然至今难有定论。很有趣味的是,很多研究者从古埃及与华夏文明在象形文字演化、文化风俗习惯、穿着、中医多领域中找到了很多相似继承性证据。那么抛开搁置这些没有确认争论,仅仅从古气候环境角度来看,那么古埃及人与现代东亚人是否可能存在着基本相同气候环境条件?如果两地存在着基本相同的气候生态环境条件,那么进化出基本相似的相貌相同人种就有着其合理的可能性。

首先从纬度是看,埃及纬度为北纬22度30分~32度45分,北纬32-33度恰好与我国南北过渡区主要城市相吻合,基本上为黄河、长江两河流域南北间距中线。人类文明从苏美尔、古埃及文明到印度文明、直到华夏文明恰好都在此纬度线范围内,在这不冷不热暖温带中,往北偏冷、紫外线弱人种进化白色,往南偏热紫外线强人种进化黑色。恰好北半球这条温暖带,特别适宜于人类早期文明生存条件、气候温暖适宜而又不缺适量降雨;这一条带江河为两岸土壤农耕打下了灌溉水源保障;而适宜的沙漠,不仅使得土壤疏松透气、使得缺乏铁器时代的农田耕翻容易,又为农作物增加光照增加温差取得高产获取高效率食物来源奠定了城市人口文明发展基础。因而这一条带作为人类农耕文明发源地不是偶然的。而人类由非洲走出,并由此温暖带由西往东迁徙,再由东亚向全球扩散迁徙可能又是当初人类迁徙路线的必然选择(温暖草原灌木植被相对于直立人类生存可能更有利于寒冷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比如欧洲)。埃及虽然相距我国大约7000公里、时差6小时,但由于纬度与我国上海相近、如果是相近的气候完全可能进化出东西两地相貌一致的两个族群(固然今天埃及气候与东亚气候已截然不同,今天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炎热,而东亚我国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气温温和),但相对应于古埃及人的4000-5000年前的埃及气候,又有谁能否认,那时的古埃及气候不是与今天的东亚中国气候相近?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布满着草丛和森林,各种动物隐没其间。

撒哈拉大沙漠在几千年以前,曾是个雨水充沛、河水潺潺、草木茂盛、土壤肥沃的大草原。1956年法国探险队在这大沙漠里发现了约1万件壁画。经学者们研究,认为在公元前8000年,当地居民在这里捕猎水牛、大象和羚羊。到公元前4000年,当地人民开始饲养牲畜。1956年以后,又有不少学者到大沙漠考察,发现了不少石斧等石质工具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建村落,并发现了古人类居住过的遗址。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在距今8000年左右到距今4000年左右期间,气候大体以暖湿为主,植被带有北移和西移的情况。正是那个时代气候生态环境与今天东亚气候十分吻合,才孕育了北非古埃及人与今天东亚人十分相像的结果。诚然今天的埃及人早已不是原来的古埃及人,古埃及人早已被野蛮征服驱赶沦落不知所踪。即便是设今天文明古国仍然是古埃及人后裔,由于气候变迁、今天热带干旱沙漠气候条件下的古埃及人恐怕也早已是物是人非,即便是白色人种的阿拉伯人也已经在干旱高紫外线照射下向棕色黑化方向演化。

距今4000年前,正好是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迁的一个分水岭,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印度文明、苏美尔文明都突然走向衰落,乃至我国马家窑文化彩陶艺高峰也在此历史时期突然一夜之间消失。这一历史巧合现象正是4000年前气候不断加剧的干旱化反映,正是荒漠扩大生态恶化、耕田不断萎缩的生存危机,才是人类文明发源地相序没落消亡的根本原因。

遥望人类文明崛起消亡历史之路,无不使人感叹,那些曾经为人类文明前进开辟道路,创造过文明辉煌的高贵族群,今天又流落在何方?他们无不是在气候变迁、野蛮游牧民族双重打击下走向了断代、灭绝或被驱赶奴役之路。而延续文明文化至今保留种族延绵不断似乎只有华夏民族是个例外。这背后隐含到底是什么?是华夏大地适宜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孕育了数量庞大人口基数,才避免了整个民族被毁灭命运;但为什么貌似强大集权高度农耕文明帝国,总是逃脱不了被看似弱小野蛮落后游牧民族打垮命运?得益于农耕文明的游牧民族虽然食肉的习惯,虽然其智商、文明落后于农耕文明,然却借助于骑马民族战争的袭击机动灵活性及其游牧民族商品交易的契约性、竞争公平进取性、先进文明视野广阔性,人格自由独立性,乃至于建立军事集团后战争动员高效性、指挥作战体制高效率,充分利用了全民皆兵集体智慧的积极性,最终却战胜了貌似强大农耕文明的帝国;而帝国体制虽然有着农耕文明成果及其人口国土庞大优势,但由于自身皇权集权自私性决定了以牺牲民众自由竞争、人格尊严独立性、人性全面发展创造性、为代价依附于统治阶层,使得本来强悍民族从圈养奴化教育中逐渐演化成像驱赶听话的羊群自废武功,表面统一帝国体制时刻隐含着帝国分崩离析危险,其无可调和矛盾丧失了民族凝聚力,丧失了自由民族的进取拼搏竞争性、优秀人才、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逆淘汰使得整体民族上层主流趋于保守固执落后、下层沦落为缺乏人格独立仅仅是向上交税换取生存权的蚁工。其典型代表就是秦王朝商鞅的弱民、贫民、统治法,固然增添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实力差距稳定了帝国统治,但面对外敌入侵,因存在着难以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固有缺陷往往不堪一击;其次帝国体制决定了经济上贫富差距扩大,皇族子孙无限制繁衍及其权贵腐臭,必然加大了平民盘剥,就像癌细胞恶性扩散加大了与正常细胞争抢营养、导致了正常细胞的不堪重负,最终机体崩溃生命终止。激化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矛盾,如果恰逢天灾游牧民族或外来列强打击,那么貌似强大帝国在内外矛盾夹击下的丧钟敲响了。曾经强大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无不是在外民族武力打击下云飞烟灭,其民族也伴随文明帝国消亡而难觅踪影;曾经是我国强大邻居帝国,西夏国、辽国不也是亡国亡族吗?即便是不可一世横跨欧亚大陆版图最大蒙古帝国,虽逃脱了亡国亡族命运,但其强悍民族的遗风早已风光不再。可见帝国集权体制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就是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