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有天气预报吗

2.c# winform 如何显示天气预报

3.什么是天气预报技术?什么是天气预报方法?

4.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的进来,谢谢!!!!!!!!!!!!! 答好有加分

天气预报查询系统的文献种类和页数_天气预报的数据一般来自

古代预测天气,是通过对日、风、云、湿度和降水的观测进行预测的。

(一)节气时令观测与预测。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世界距今4100年的最古老天文观象台遗址。有关专家推测,多种数据表明,这座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古代人利用两柱之间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根据日光影可以推测出一年的十二节气,经与现在农历时间比较,实地模拟观测后,节气时令精确度很高。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非常重视观天占侯。有每逢节气日历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左传》中就记录了许多关于云和和大气光象的观测结果,《管子》中也有气候、节气、物候方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五个节气的名称。

(二)风的观测和仪器。远在殷代,已经有四方风名。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二十四方位的称呼。盛唐时期,气象观测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唐太宗时期的科学家李淳风所著的《观象玩占》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当时观测风的方法,即“凡侯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竿上。侯风吹葆平直,则占。”这里指出测风的场地要求,同时也说明了风观测器的构造。在唐代,已经取地面物体受风影响所表现的破坏程度来表示风力大小,根据《乙巳占》,当时把风力分为人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八级拔木树和根。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两个级,可合为十级。

(三)云的观测和古云图集。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云的观测,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雾雾”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宋代的科技和学术文化成就辉煌,在天文、气象方面的发明和学术文献也非常多,其中突出的有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首创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测量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测算方法。明清时期,建有“观象台”,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此外,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在清代,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上奏《晴雨录》、《雨雪粮价》等报告。

古代有天气预报吗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LS仪表着陆系统及其程序实施方法,介绍了能见度的种类和影响其的因子以及极易形成低能见度天气的几个天气现象,分析了其对实际飞行的危害,进而从低能见度条件下ILS进近程序特点入手,总结了低能见度ILS进近实施方法,包括进近的准备,进场切入五边,五边航迹下滑道的控制,仪表转目视的注意力分配技巧,继续进近或进近失败的复飞等,结合自己的飞行实践经验,提出了进近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机组配合问题。

关键词:低能见度 ILS进近 着陆

中图分类号:V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029-02

1 ILS系统着陆的基本方法

(1)着陆前,经请示地面指挥员允许按仪表穿云着陆时,申请开放ILS系统地面设备,并利用其他无线电设备进场并掌握飞机位置。

(2)在左右控制盒提前调好降落机场的航向信标台频率。

(3)接通指点信标机及音响灯光电源。

(4)在HSI上将航道指针定位到着陆磁航向。

(5)利用自动驾驶仪与ILS系统交连进行自动进场,穿云着陆,如按大航线着陆最晚在三转弯前接通自动驾驶仪,用航向预选指针进行三转弯,并以30°~40°夹角向五边靠拢,此时,HSI航道偏离杆由满偏刻度向中央移动,当其移到中央时,说明飞机进入航向道。

(6)通常使飞机处于标准下滑道下面平飞截获下滑道,当下滑指点标在中央或上成1/2格是,说明飞机基本进入下滑道,接通下滑按钮,飞机沿标准下滑道下滑。

(7)当相对高度在300m~400m时,检查ILS系统监视旗和GP旗指示是否稳定,如不稳定解除自动驾驶,改人工操纵。

(8)相对高度60m时关闭自动驾驶仪,目测着陆。

2 能见度的概念

一般所说的能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

航空活动中,飞行人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其他飞行物和灯光等目标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上使用的能见度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请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在夜间则是能看请灯光发光点的距离。

3 低能见度对ILS进近带来的影响

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主要有雾,烟雾,霾,风沙,浮尘,吹雪,低云和降水等八种,但出现最普遍,影响最大的通常是雾和低云。

空气由未饱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是大气中的水产生的基本原理,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水汽的增加;二是空气的冷却,由于雾和低云都是近地面层大气的产物,这两个因素都起重要作用,而且受地表状况的影响也很大。近地层大气的水汽的增加主要有以下方式:下垫面水分的蒸发,乱流混合,水平输送和上层云的降水蒸发。一般来说下垫面潮湿,水源丰富的地区,雾,低云出现的机会就多,近地层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是乱流混合和辐射,晚上地面辐射冷却,而乱流混合则把这种冷却向上扩展,通过以上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了雾和低云。

3.1 雾

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和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造成能见度在5~9公里之间的叫轻雾。飞行员从仪表飞行转为目视飞行时,如果见到碎雾或均匀雾,飞机看起来像在抬头,飞行员容易不自觉的顶杆,使下降率增大,造成五边后段低于下滑线。

3.2 低层云

云底均匀幕状,模糊不清象雾,云底很低。夜航进近时,飞行员可能会产生一种飞机很高的感觉;在飞机拉平期间飞行员可能会有一种降到低于跑道面的感觉。

4 低能见度条件下ILS进近方法

4.1 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进近的预想

当了解到目的地机场的天气实况和预报是低能见度情况时,机长和机组成员必须首先作好思想上的准备,包括对所选备降场备降的油量多少,起飞油量的多少,进近中的注意事项,复飞程序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出现的由低能见度引起的飞行情况的监控做出预想。

4.2 低能见度条件下ILS进近的准备

ILS进近准备最注重的是机组之间的密切配合,要求分工明确,动作协调,严守程序,以便保证飞行安全。有ATIS的机场按ATIS信息准备。无ATIS的机场,按接收到的有效情报或天气实况去准备。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ILS/DME进近图的阅读。

(2)ILS和DME台的调定和呼号的识别。

(3)ILS/DME最低下降高度MDA的设置。

(4)航道的调置及着陆参考速度的调定。

(5)明确中断进近,复飞,拉升方法。

(6)完成进近项目,简述。

在飞行中,飞行指引系统接收航向信号,俯仰倾斜信号,航道偏离信号以及HSI预选航道信号等。经过计算机计算,通过ADI向飞行员提供俯仰,倾斜的操纵指令或者通过A/P自动控制飞机飞行状态。为了保证飞机能够准确的沿下滑道下滑并且不偏离航道,保证飞机安全,在进行ILS进近过程中,应迅速下降到至规定高度(下滑道以下)切入航向道,然后在切入下滑道,并利用RMI和RBI来检查ILS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控制飞行各阶段的进程,以减少五边的频繁修正量和修正动作。

4.3 进场切入五边

一种规划的进场航线,提供了从航路结构至终端区内一个定位点或航路点的过渡,是由航路飞行向起始进近定位点(IAF)飞行的过程。

在航线无风条件下,程序转弯过程中,当剩余航向ΔMH=45°时,看RMI或HSI。

当RMI指示值为QDM5,飞机继续正常转弯。

当RMI指示值〈QDM5,飞机进入晚了,应适当增加坡度继续转弯。

当RMI指示值〉QDM5,不能转弯,应保持这一航向飞行,直到RMI指示QDM5时,方能建立坡度,开始正常转弯。

如果五边进近有侧风,则两种方法可以修正,一种方法是将改出适当提前或延后,如下。

c# winform 如何显示天气预报

古代有天气预报。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卜辞中就有天文、气象、预测天气的记载。

到了宋代,随着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天文、气象方面的观测活动更加丰富,观测方式也多样化。下面来说说宋代的天气预报。

1、报晓人,专门的天气预报员。

在宋代,大城市里的报晓者,就担负着报告天气的任务,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收听”到报晓人带来的当日气象服务。

根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当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

若晴则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说“雨”。其报告的方式主要是寺观庵舍的行者头陀在划定好的区域内,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

当时对报晓人可能有较为严格的约束,即使是风雨霜雪等恶劣天气里,报晓人也不敢有一日停歇。

2、专门的气象预报机构

宋代气象预报分为朝廷、军队和民间等系统。朝廷的气象预报主要由太史局、翰林天文院两个机构负责。两套机构并存,互相验证,确保准确。

太史局中,具体观察天象、气象的是崇天台,又称禁台。翰林天文院也有精密高端的设备,宋史记载 “置浑仪于翰林天文院之候台。”而且有专职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培养的学生都是本院的后备专家。其学生不乏颇有成就者,典型如史序:“史序字正伦,京兆人。善推步历算,太平兴国中,补司天学生。太宗亲较试,擢为主簿。稍迁监丞,赐绯鱼,隶翰林天文院。雍熙二年,廷试中选者二十六人,而序为之首,命知算造,又知监事。”

军队另有一套气象预报,《武经总要》中的《天地日月星辰风云气候之式占候诀》5 卷,就是古代军事气象的汇总。

对一时一地社会生产、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民间单纯、实用的气象预报。在前代丰厚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宋人已经掌握运用气象的基本规律,按当地具体情况预测天气,为农业、手工业生产、商业及出行、船舶航行提供了依据。

这些经验,多凝聚为谚语,可称之为气象谚语,既有短期,更多中长期气象预报,表现出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气象变化规律。正是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大普及了民众 的气象知识和气象预报经验。

3、专门的气象预报图书

宋人的气象预报无疑是建立在前代总结的基础之上,有关气象及预报的图书。

除了王安礼等重修的北周庾季才《灵台秘苑》15 卷号称古代占候四大著作以及前言邢昺的《耒耜岁占》 外,南宋学者郑樵也曾系统地列出《占候风雨赋》《云气图》《气象图》等气象典籍目录17个。

《宋史》收录《云气测候赋》和《占候云赋式》等气象典籍目录26个。占候文献之多,足以说明当时占候术的兴盛。

4、准确的预报结果

历代积累的经验、技术和精密的设备,使宋代气象预报颇有成绩,有时相当准确。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他阐述了彩虹形成的原因,记载了“球形闪电”。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十二月七日,太史局预报两天后有降雪,果然到了九日,一场大雪如期而至:“二年十二月丙 辰,大雨雪。前二日,太史言:月有苍白晕,西有黑气丈余,占云雨雪之象也。至是果验。 ”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四月六日,一场大约八级大风自西北袭来,刮的昏天黑地。“大风起西北,飞砂折木,昼晦数刻,命中使诣宫观建道场禳之”。显然是场沙尘暴。

这场大风早有预报。“四年二月,月犯箕。占曰:有大风。其年四月,西北大风起,飞沙折木,昼晦数刻。”根据天文变化,提前两个月预报一场大风,难能可贵。

什么是天气预报技术?什么是天气预报方法?

不要听网上这些人的风言风语,我们都是用WebBrowser来完成这个操作的,直接把url赋值给WebBrowser就了事,何必一大堆一大堆的代码,天气预报终究是运营商提供的,哪天他停止了服务,你又要去修改代码,不觉得可笑吗?

我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本地ACCESS数据库,设置好他的密码,在里面做一个表,存储各个城市url和各个城市名,url是在网站上获取的,比如:://tianqi.xixik,提供你所需要的城市天气预报代码:://cache.xixik.cn/1/hefei/是合肥的://cache.xixik.cn/1/beijing/是北京的...

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需要读取数据库,给WebBrowser分配url就好了,数据库放在程序相对路径里面,可以增删查,防止这个网站没用了还可以维护,打包程序的时候把数据库格式改成.bat或者.cab,连接字符串里,也要改掉,这样数据库就只占几个KB空间。

你要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做个天气预报显示模块都要耗费巨大,怎么可能有精力去做一个完善的网站,

参考文献:

C#源码爱好者实例:://.codefans.net/soft/12371.shtml

天气121:://weather.xixik/

Android源码: ://.onlinedown.net/soft/484225.htm

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的进来,谢谢!!!!!!!!!!!!! 答好有加分

这本书你肯定需要 书名是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

简介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新的现代大气探测设备(天气雷达,气象卫星,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及其所获取资料运用于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总结了现代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新技术,新进展。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共十章,分别为:雷达图像和资料在天气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风廓线雷达的应用;闪电定位仪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物理量诊断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分析;热带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临近和短时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深入浅出,实用性较强,并附有许多彩图,可作为广大气象预报人员、科研人员、有关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雷达图像和资料在天气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1.1 天气雷达

1.2 雷达回波的种类、成因及特征

1.3 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

1.4 雷达图像和资料在临近和短时预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2.1 气象卫星和气象卫星资料

2.2 卫星云图上的云和云型识别

2.3 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云型特征

2.4 气象卫星图像资料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2.5 云迹风

2.6 卫星大气探测资料

2.7 水汽图像

你说的‘被分到大气物理’是指大气物理院还是大气科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向)呢?如果是院,那到底是那个专业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啊?

一、两专业对比

大气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气物理学院:设有大气物理系、大气探测系、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系、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和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气象、环境、、海洋、防灾减灾、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总体而言,大气科学学习的较为广泛,相当于基地班,大气物理更精专,方向更明确。

二、转专业

大一结束转专业很普遍。要求在原专业排名很靠前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好像是前5%,还是有不小希望的。

转专业后,两专业重复课程不必再修,缺少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随大一补修,多修的记为超修学分。

三、跨专业考研

可以考气象研究生。这就需要自学气科的专业课如天气动力学。

四、就业

就业来说气科的面更广泛,大物更精专,各有春秋。

五、校方重视

学校对四大气象专业都很重视,可能气科更受承认一些。大物院和气科院的教授经常跨院给学生授课,两院的师资都很好。

!!六、几点忠告!!

气象领域是一个高知领域,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可能受影响。现在招聘会上市局都只要研究生以上,不是博士想进省局发展困难很大。

招收气象学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限,随着大学扩招大气科学的本科生人数众多,因而学大气科学要做好承受巨大压力的准备。

大物院的专业例如防雷前景很好,转专业要仔细考虑。

在大气科学专业女生较多的情况下。要恭喜你,作为男生,找工作时同等条件下更占优势 :)

附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

体育

计算机基础Ⅰ

大气科学概论Ⅰ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通修课

大学语文

2. 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探测学Ⅰ

'大气物理学Ⅰ

大气化学基础

数理方程

流体力学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Ⅱ

计算方法

热力学

3. 专业主干课程

动力气象学Ⅰ

边界层气象学

空气污染气象学

云降水物理学

卫星气象学II

雷达气象学Ⅲ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分析Ⅰ(1)

天气学分析Ⅰ(2)

4. 专业方向课程Ⅰ

中国天气Ⅱ

天气学诊断分析

气象统计方法Ⅰ

中尺度天气学

数值天气预报

5. 专业方向课程Ⅱ

云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中小尺度气象学

空气污染预报

大气气溶胶

大气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

无机与分析化学III

(以上两方向中任选15学分)

6. 专业任选课程(选17学分)

人工影响天气

云降水物理实验

专业英语

理论力学

大气科学进展讲座

气象图形图像软件

中尺度气象模拟

现代气候学基础Ⅱ

气象仪器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Ⅱ

分析化学实验Ⅱ

现代防雷技术

雷电原理

电路分析基础Ⅱ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线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Ⅱ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

数学建模

数学拓展课程

外语基础拓展课程

外语国际拓展课程

技能训练拓展课程

7.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必修25学分

入学教育

毕业鉴定

生产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

军训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大气探测实习

天气预报综合实习

2.。至少选修 5 学分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探测

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实习

认识实习

附大气科学专业培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地理、生物、地质的基础知识;

2、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特别是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天气预报的经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接受过一定的大气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表1. 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75

41.67%

通修课程

选修

6

3.33%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15

8.33%

专业主干课程

必修

22

12.22%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

12

6.67%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20

11.11%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25

13.89%

选修

5

2.78%

合计

180

100%

四、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物理学Ⅱ、大气探测学Ⅱ、流体力学I、现代气候学基础I、应用气象学Ⅱ、热力学。

五、专业主干课程

天气学原理、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基础。

六、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Ⅰ:

高等动力气象学、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热带天气动力学、物理海洋学基础、全球变化、数理方程II。

专业方向课程II: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现代防雷技术基础、大气综合观测及实习、雷达气象学Ⅱ、卫星气象学Ⅱ。

七、核心课程

《大气科学概论Ⅰ》、《计算机基础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1)》、《高等数学Ⅰ(2)》、《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大气物理学Ⅱ》、《流体力学Ⅰ 》、《应用气象学Ⅱ》、《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 《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

八、限选课程

九、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

十、修业年限: 四年

十一、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PS随着经济发展,气象相关类专业的形势会越来越好,大物院的精专方向专业也许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所以最后恭喜你考上重点本科的优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