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了世界数值天气预报的人是谁

2.世界上哪些国家地震预报水平较高

3.我国发射了哪些气象卫星

4.顾震潮的人物生平

澳门气象局天气预报今天_澳门气象暨地球物理局天气预报

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今潮阳市)。现任LASG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世界气候研究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CLIVAR)”科学指导小组成员,Adv. Atmos. Sci.主编,Climate dynamics编辑。2015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吴国雄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气、气候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和气候系统模式发展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在天气和气候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成果。他在国际上首创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和副热带季风-沙漠共生机理;证明原始方程中的无加速定理以及大气运动的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调配率;开展创新性气候动力研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提出了热力适应和青藏高原影响的“感热驱动气泵”理论,证明了海陆热力差异和大地形对亚洲夏季风不同分支系统形成的不同贡献;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夏季风爆发分为有机联结的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吴国雄院士的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国际和国内的广泛关注,年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评为香港天文台年当选英国气象学会)。

创造了世界数值天气预报的人是谁

中国气象局简介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

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发展司、财务司、人事教育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监察室、审计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有关的行政复议工作。

(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组织指导防御雷电、大雾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及海上气象探测与信息网络、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天气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五)组织气象科技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协调气象教育工作,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六)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教育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八)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九)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

三、***简介

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秦大河,男,汉族,1947年1月出生,山东泰安人,1987年10月入党,10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积极参与IPCC评估活动,主持了我国气候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郑国光,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江苏涟水人,1981年3月入党,16年12月参加工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小峰,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5年4月入党,15年3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守荣,男,汉族,1950年9月出生,江苏江都人,1969年10月入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安徽全椒人,无党派,19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河南开封市人。18年7月入党,11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男,汉族,1949年1月出生,湖北荆沙人,19年3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沈晓农,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8年2月入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工程师。

世界上哪些国家地震预报水平较高

创造了世界数值天气预报的人是曾庆存。

曾庆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气物理研究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近六十年来一直活跃在大气科学研究一线,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有开创性、系统性贡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半隐式差分法”,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

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创立气象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系统理论和定量反演方法,为吵亩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科研成就

曾庆存在其博士论文中,他在国际上第一个用原始方程进行数值天气预报,“半隐式举和差分法”仍是天气和气候数值模式的核心技术之一,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成为当代超级计算的主流算法之一。

半隐式差分法,提出最早的成功积分原始方程的方法,创立严格保持升答森能量守恒从而完全克服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差分格式,广泛应用;建立了严谨的地转适应过程理论;解决地球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最佳信息层理论以合理地选择遥感通道。

他和他的研究集体设计的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亚洲季风雨带的推移、大洋环流和中国近海环流流系(如南海暖流等),成功地用作中国跨季度旱涝预测;还成功地用数值方法模拟河湖沉积和三角洲发育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曾庆存

我国发射了哪些气象卫星

“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区别在哪?

在地震学界,“地震预测”主要是地震部门利用现有地震仪器和监测手段,集,记录提取地震异常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的科学预测,一般用于表示对地震的长期形势进行判断——比如尼泊尔坐落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上,那么长期来看这里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当然更大,这也符合大家看到有文章说有科学家预测尼泊尔将发生大地震的说法;“地震预报”(prediction)则用来表示对中短期甚至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发出警报。我们通常所关心的,其实就是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希望预报发出后,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及时逃生。1966年以来,我国虽然在海城地震、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地震的例子,但地震预报仍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各国仍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中,能做出预报的地震仍占少数。在当前尚未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情况下,地震预报只能预测出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地震预报非常可能是谣言。

为什么不做地震预报,就像做天气预报一样?

我们习惯向地震频发的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但是你知道吗,日本已经放弃放弃地震预报幻想回到防灾现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地震预报很难做到。地震预报之难其实来源于人们对地震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称,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

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学界对地震的描述还停留在李四光给下的定性表述“当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但是并没有量的表述。也就是说,并不知道能量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引发地震。地震的临界点是聚集多少能量,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也没有理论支撑,地震科学家们把这种现状形象地比喻为还处于对地球了解的婴儿时期。而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看来,地震发生机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钻入地底下一查究竟,正如上天易入地难。

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向日本学习:预报不如预防!

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是世界闻名的多地震国家,在日本,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地震防灾日”甚至像节日一样,搞得轰轰烈烈。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屡受地震之害的日本民众,也曾寄予地震预报以无限期待,他们相信,只要我们的科学技术够先进,地震的蛛丝马迹总会被提前捕捉。1965年,日本有关地震预报的研究正式启动,承担有关科研项目的专家们众口一词地追随“预报可能论”,一时间预报研究竟成了摇钱树,当时累计投资达2000亿日元。后来,随着地震复杂机理的逐渐明了,对近期预报的希望反而越来越渺茫了。1962年的《地震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这一调查报告称“10年后将做出十分可靠的预报”,如今看来已经无法兑现。

从世界范围来讲, 在20世纪70年代, 地震预报是很多国家地震研究的主流方向, 进入90年代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方向。当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专家小组曾做出1992年一1993年会发生大地震的预报,结果预报落空。不过它也终于让人们理性起来,各国学术界都开始接受这一事实: 地震的近期预报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

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转换观念后,日本科研进程却显著加快了步伐。日本气象厅以1995年阪神大震为契机,将全国的强震观测点扩大到了约600个。科学技术厅也在全国铺设了由1000台强震仪构成的地震观测网。这样一来,通过安装密度比过去高达数十倍的强震仪,就能够正确且迅速地获得地震发生时震动强度的分布状况,这是巨大的进步。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重新审视了国家的防震减灾对策,《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也应运而生,将一直广泛使用的地震预报研究一词,一律改为地震调查研究。日本建筑的抗震设计和地震监测体制也相应改变了以往的观念,以前只围绕特定地区开展地震前兆的研究,现在已扩展到全国。很多企业,如日本国铁及电力系统,就已经率先取了不依赖预报的防灾措施。日本国铁各公司在沿线各车站设置地震仪,并引人了一旦出现异常值能使整个列车停驶的自动装置。

顾震潮的人物生平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1988年9月7日 FY-1A 发射成功

△1990年9月3日 FY-1B 发射成功

应用与特点:验证了卫星方案和用的多项新技术。星载5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性能和卫星的主要功能,与美国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相当,接近业务应用水平;卫星可见光通道图像质量良好,信噪比高于设计要求。

△1999年5月10日 FY—1C 发射成功

应用:每天定时两次向世界各地气象台站实时发送10个通道1.1 km甚高分辨率的数字量云图;记录存储全球国外地区4个通道4 km分辨率数字量云图,延时回放给我国地面站。

卫星由遥感(含空间粒子探测器)、图像传输、DCDS、天线、结构、热控制、电源、姿态控制、测控和星载计算机10个分系统组成。前4个分系统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后6个分系统是卫星平台服务分系统。

特点:①10通道扫描辐射计

卫星的主要探测器是两台互为备份的10通道扫描辐射计,其主要技术性能的在轨实测结果如表1、2所示。其中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定标精度达到10%的指标要求;红外辐射定标精度达到1K指标要求;空间分辨率HRPT图像优于1.1km, GDPT图像优于4km。

②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

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如表3所示。

③图像传输特性

高分辨率图像传输(CHRPT):频率1700MHz,码速率为l.3308Mb/s,全球任意地点可以实时接收。

延时图像传输(DPT):频率为1708 MHz,码速率为1.3308Mb/s,分为GDPT和LDPT两种。GDPT用于星上存储4个通道(通道1,2,4,5)、4 km分辨率均匀化的全球资料,星上可存储时间为300min的观测资料,当卫星过境时回放,每天可以获得一次全球资料。

④卫星姿态控制性能FY-1C星三轴稳定对地定向的姿控系统用偏置动量轮加磁进动、章动控制和磁平稳卸载方案。三台红外地平仪是主要的姿态测量仪器,两台计算机构成姿控中央控制器。其在轨测试结果见表4。

⑤卫星寿命和云图资料可用率

卫星设计寿命为2年;寿命期内云图资料的可用率大于.5%。

△2005年5月15日FY-1D 发射成功

特点: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卫星主要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承担为全球天气和气候观测的义务。

△试验星:风云二号A星于19年6月10日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B星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成功

△业务星:云风二号C星2004年10月19日发射成功

云风二号D星200612月8日年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E星于2009年发射

技术特色: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为满足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特点:第一,将实现对大气的三维探测。因为卫星上携带有先进的微波探测仪器和红外垂直探测仪,不光可以了解云和大气的表面特性,而且可以了解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结构分布,这对天气预报特别是对数值预报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实现全球高分辨率观测。对全球气候和自然灾害监测有重要价值。风云三号卫星有很强的的星上存储能力,可以存储全球观测到的数据。同时,中国气象局已经和瑞典进行合作,在北极地区建立了数据接收业务,可以获取全球观测资料,并传输到北京。

第三,实现了全天候和全天时工作。风云三号卫星不受白天和黑夜的限制,也不受各种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工作,提供24小时的观测服务。这对遥感科技工作而言,是一个福音。

应用:(1)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2)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4)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

另,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

顾震潮(1920—16),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家。上海市人。

1942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1947年留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1950年回国,历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党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等。建国初期致力于我国气象预报业务的发展;与叶笃正(1916—2013)合作,从动力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全面分析和研究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系统的影响,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又在数值预报、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雷电物理、雷达气象和大气射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著有《西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天气的影响》(与叶笃正合著),发表论文百余篇。 1920年9月 出生于上海市。

1942年 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

1943-1945年 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作研究生。

1945-1947年 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

理研究员。1947-1950年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作研究生。

1950-1955年 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央气象局合作成立的“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任主任。

1951年 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1955-1966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3-16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

16年3月 逝世于北京。 顾震潮,1920年9月19日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就勤奋好学。1942年他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3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赵九章教授。1945年毕业后,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 年考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作研究生。导师是当代气象界著名学者罗斯贝(C.G.Rossby)教授(现代世界气象界最重要奖赏——罗斯贝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异国他乡,年轻的顾震潮不仅刻苦学习,而且十分关注自己祖国的未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世界东方升起的时候,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一消息,兴奋异常。1950年3月,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召开,当时中国还没有驻瑞典的大使。顾震潮便和陈光远同学主动发起承担接待新中国代表——肖三同志的工作。为了让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大会会场,顾震潮夫妇亲手制作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并帮助中国代表把五星红旗升起在大会会场上。不久,顾震潮收到赵九章先生的来信,希望他回归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毅然决定放弃留美奖学金及几个月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立即着手回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帝国主义极力封锁,他得不到签证和路费,但在罗斯贝教授热情帮助下,打通了渠道。顾震潮夫妇终于登上了回国的海轮,在广州解放的第二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正值抗美援朝之时,中央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顾震潮担任预报中心主任。随着气象台站的迅速建立,中国陆续发布了寒潮预报、台风预报、暴雨预报、霜冻预报和中期降水预报等。这些天气预报为抗美援朝、收复沿海岛屿和防灾抗灾做出了贡献。他还取举办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天气预报业务骨干,除满足了当时天气预报的急需外,还为以后各地区开展气象预报业务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赵九章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开展了数值预报模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使天气预报从定性走向定量化的道路。1957年发表了中国第一张用数值预报方法预报的24小时和48小时的寒潮预报图。6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顾震潮又开始新的学科——人工降水和云雾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赵九章所长的鼓励下,他带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到甘肃地区去试验人工降水,试图部分地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同时又到黄山和衡山建立云雾观测站。从60年代起他还在雷电物理、雷达气象和大气射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64 年为解决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障问题,他亲临第一线,与当地天气预报员一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 杰出的气象和大气物理学家顾震潮是我国气象学界的功臣。他在创建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业务、开辟气象数值预报、开拓人工降水与云雾物理、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电学、实验气象学和大气湍流等诸多领域成效卓著,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顾震潮一生刻苦奋进,勇于开拓,严于律己,乐于助人,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是把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实干家,也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 不幸的是,十年浩劫使顾震潮身心受到极大摧残,浪费了他许多宝贵年华,且染上血清性肝炎,年仅55岁就过早地离开人世。